李清泉三问让李清河愣在原地,很快他的目光中充满了坚定。
还是和柳馨儿做神仙伴侣才是最好的,或者成为凡人夫妻也行,就是不能只有一个考上道官。
柳馨儿很想考上道官,因为她是为了父亲,那李清河自然要努力了。
“你们放心吧,道官我考定了。”
李清泉和赵连山看到他目光坚定的样子,不由得笑了起来。
和赵连山聊了好半晌,赵连山离开了,跟随他去的还有熊小武,为了保护赵连山。
现在的熊家和李家绑在了一起,李家出行基本上都是熊家护着的,
赵连山是李家女婿,才能够有这样的待遇遇。
否则的话,熊家有时候连白云县县令面子都不卖,怎么可能护送别人进京赶考。
赵连山走后,李清泉几人再次恢复了读道经,学习道家知识的状态。
只不过李清河有些心不在焉,整天抱着道经恍恍惚惚的。
李清泉笑道:“好了,等十五听完讲课,咱们就回李家村,让你们完婚。”
李清河眼睛一亮,赶紧问道:“二弟,你说真的?”
李清泉微微点头,笑着看向院子外面说道:“馨儿姐来了,你去和她商量一下吧。”
李清河连忙点点头,快速的走出了院子。
李清泉笑着摇摇头,又继续翻看起了自己的道经。
十五很快就到了,听讲完毕,李清泉三人就往李家村赶去。
……
腊月二十一,是个好日子,李老三家张灯结彩,李清河骑着高头大马,身后跟着八抬大轿,上百人的队伍往青云县而去。
路上的人看到这样的迎亲队伍,议论纷纷。
“这是哪家的公子迎亲?竟然出动了这么多人?”
“是啊,好大的排场,简直比县老爷出行还壮观。”
“你知道什么?这可是李家村李大秀才娶亲,娶的是县令千金,这排场能不大吗?”
“对啊,李家三秀才可都进了道院的,只要有一个考上道官,那可就发达了。”
“谁说不是呢?走,咱们跟着去看看。”
到了青云县,跟着看热闹的人越聚越多,当看到李清河进入县衙的时候,很多青云县公子哥心态崩了。
可他们也清楚李老三家的影响力,没有人敢为难李清河。
李家兄弟三个都进入了道院,只要有一个考上道官,那就飞黄腾达了。
再者,就算没有考上道官,他们在道院经营的人脉可不是闹着玩的,出手解决他们一个偏远县的公子哥那是随随便便的。
李家村,李清泉并没有跟着去,他才不愿意跟着走那么远的路呢。
到了中午,李家村外,一队长长的队伍走了进来。
李清泉笑着说道:“爹娘,快准备,大哥迎亲的队伍到了。”
很快,李家就准备好了一切,接下来就是拜堂。
反正古代的婚礼很繁杂,看的李清泉眼花缭乱的。
只是看到大哥那兴奋劲,李清泉直摇头,若是他,早就累倒了。
看到李清河乐呵呵一整天,他也不得不感叹,恋爱中的男人真可怕。
……
李清河成亲后,日子又回归了正途。
三年时间一晃而过,眼看着道试将要来临,所有道院学子都非常紧张。
和李清泉认真读道经不同,李清河和李清龙是喜欢和别人交流的。
毕竟都是半大的孩子,认识几个好友也是无可厚非的。
同时也在为他们以后的官路铺路,毕竟谁也不知道他们能否能考上道官。
青河道院上千学子,只能有十个考上道官的,可谓几百里挑一。
兄弟俩不像李清泉那么自信,在学习道经的同时,也在不断的积攒着人脉。
三年前,赵连山进京赶考,名落孙山,但是就在今年,他以一榜第三的名次成了探花郎。
这一下子让整个青云县都振动了起来,毕竟那可是进士一甲第三,以后前途不可限量。
赵连山留在了翰林院,以后怎么着也可以做个京官。
李家村的大孩子们已经有四个考上了秀才,其中一个已经准备考举人了。
童生很多,但是能够参加道试的并不多。
李清虎已经进入了道院,李老三家成为了村子里人人羡慕的存在。
四个进入道院的,还有两个可以参加两次道试,这不管放在哪里,都让人羡慕不已。
尤其是曾经的案首李清泉,在所有人眼中,他已经成为了道官。
李清泉现在青道山山顶,看着山下郁郁葱葱的庄稼,喃喃道:“已经七月份了嘛?还有三个月就要道试了,真是让人期待啊。”
此时的李清泉已经十六岁了,是个风度翩翩的少年郎。
三个月就要道试了,他已经做好了万全准备,九册道经已经完全领悟,就连培灵术也抽时间读了一些。
宿主:李清泉
道行:0
进度:基础道经第一册(/)第二册(/)第三册(/)第四册(/)第五册(/)第六册(/)第七册(/)第八册(/)第九册(/)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