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叔,您先别急着离开呀!”房俊猛地回过神来,脸上的神色由方才的沉思转为满满的期待,他急切地望向正欲转身离去的刘仁轨的背影,声音中带着一丝恳求与迫切地喊道。
阳光透过稀疏的云层,斑驳地洒在他的脸上,却掩不住他眼中的焦虑与迷茫。“接下来咱们究竟应该如何行事呢?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实在是让人措手不及。还得请刘叔您不吝赐教,跟我详细讲讲才好,好让我这心中有个计较。”
要知道,石族竟然胆敢贸然突袭李渊,这消息如同晴天霹雳,让人震惊之余,又不禁生出诸多疑惑。此事本身就充满了蹊跷与诡异之处,背后似乎隐藏着更为复杂的阴谋与算计。
如今,这棘手之事已然落到了房俊这个年轻将领的手中,饶是他素来以聪明才智着称,一时之间竟也感到有些茫然无措,仿佛置身于迷雾之中,不知该往哪个方向前行,更不知该怎样应对才最为妥当。
若是贸然行事,比如直接出兵攻打石城,只怕届时会落得个出师无名的尴尬境地,不仅师出无名,还会让天下人耻笑,更有可能激起更大的动荡与不满。
毕竟在古代,出师无名等同于发动一场不义之战,这种行为通常都是为人们所不齿的,一旦如此行事,必将引发一系列严重的后果,甚至可能动摇国之根本。
更何况,此时此刻的石城,想必早已落入他人之手,局势错综复杂,变数重重。
如果没有一个名正言顺、足以令人信服的理由便仓促出兵,那么必然会出现诸多意想不到的麻烦和问题,到时候非但无法收复失地,反而可能将自己置于更加被动的境地。
想到这些,房俊不禁暗暗焦急,额头上也渗出了细密的汗珠。
听到房俊这番饱含忧虑与期待的话语,刘仁轨不禁抬眼看向他,眼神之中明显流露出一丝不满之色,似乎是在责怪他为何到现在还没有一个明确的决策。
“公子,难道对于这件事情,您不是早已有了定论吗?又何必再来问我呢?”刘仁轨的语气中带着几分责备,却也透露出几分恨铁不成钢的意味。
面对刘仁轨略带责备的语气,房俊只得讪讪一笑,连忙赔礼道:“刘叔莫怪,我的确是心里有一些初步的构想,但那些都只是些不成形的念头罢了。至于这些想法是否可行,能否经得起推敲与实践的考验,最终还是得仰仗您这位经验丰富的老将来指点一二啊!我这也是心急如焚,生怕一步走错,满盘皆输啊!”
说着,他双手抱拳,神色诚恳,眼中满是期待与敬仰。
刘仁轨摇了摇头“你的想法是可以的,太上皇还允了你在中原招收流民,只需要这件事做得好,你可以在短时间就得到数十万的人口。”
房俊脸上露出一抹难以掩饰的讶异之色,他瞪大眼睛,声音不自觉地提高了几度:“什么?几十万流民?居然会有如此庞大数量的流民存在?”
对于生活在现代社会的人们来说,流民或许只是一个陌生而遥远的概念,但放在古代,流民无异于那些无家可归、四处漂泊流浪的人群,甚至比普通的佃户地位还要低下。
刘仁轨的目光中闪过一丝寒意,他语气沉重地解释道:“世家大族们想要不断扩张势力范围,必然需要大量的土地资源。于是,许多无辜百姓便被迫失去了自己赖以生存的土地,沦为了流离失所的流民。”
听到这里,房俊不禁倒吸一口凉气。一直以来,他虽然知晓世家的危害极大,但始终觉得那不过是众人夸大其词罢了。
然而此时此刻,亲眼目睹这惊人的数据以及背后残酷的现实,他方才深刻意识到,世家所带来的威胁绝非危言耸听,已然严重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想到此处,房俊忍不住脱口而出:“那皇室呢?难道他们对此也束手无策吗?当今圣上李世民可是被世人誉为仁君啊!”
刘仁轨缓缓地摇了摇头,苦笑着说道:“即便是强大如皇室,面对这样棘手的问题同样感到无能为力。毕竟,皇室本身亦是一个庞大的世家,他们手中掌握的土地同样是有限的。若是贸然接纳这数十万流民,对皇室而言也将承受巨大的压力。”
直到此刻,房俊终于恍然大悟。原来,所谓的太平盛世,不过是一群善于阿谀奉承之辈相互吹嘘粉饰出来的假象罢了。在这片看似繁荣昌盛的表象之下,隐藏着无数不为人知的苦难与辛酸。
情况也只不过是比起战争时期稍微好了那么一点点罢了,顶多也就是不再像以前那样动不动就有大量的人饿死而已。
然而,面对如此现状,房俊这次却是下定了决心要采取行动,他深知仅仅依靠现有的两县之地想要养活数十万人口那简直是痴人说梦。所以,接下来的计划便是向外扩张领土。
想到此处,房俊转过头对着身旁的刘叔说道:“刘叔啊,这件事情您一回到家中就得立刻着手安排人手前往中原各地,尽最大可能把那些流离失所的百姓给拯救回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