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噫,额头饱满,以后肯定是个聪明的,你们是母乳还是奶粉?”有大妈扯扯李笙的小手。
“掺着来的,还是奶粉多些。”曾敏笑道。
“不像啊,这么壮实,进口奶粉?”
“啊,是。”
“看看我说的吧,还得是进口奶粉。”
“啧啧啧,这俩小宝贝儿,睫毛长得能放火柴杆儿,眼珠子黑得跟墨汁染过的一样。”
“诶,这是妹妹?”有大妈摸了摸李笙的小脸蛋儿。
“不是,是姐姐。”老李瞄了眼大妈,皱了皱眉,人都看,你老怎么还上手呢?借着给娃提袜子,把车棚往下拉了拉。
“生下来几斤?咱们小区四号楼也有一对儿,哥哥妹妹,生下来一个三斤多,一个四斤多。”
“姐姐四斤七两,弟弟五斤二两。”
“哟,那可不常见,双胞胎都是早产的。”
“我们也是,只不过早的不多。”
“顺产?”
“对。”
“那可真厉害。”
“瞧瞧这高鼻梁,眉毛也浓,倒是随了孩子爸爸。”
“可不,嗨,这弟弟笑起来还有酒窝呢,像用筷子头戳出来的小糖盅。”
“姐姐有福相,这还有观音痣呢。”
“哪儿呢,呀,还真是,一儿一女是为好,还这么有福相,你们两口子有福咯。”
“呵呵呵。”老李嘴上咧开了花,可心里嘀咕呢,怎么没人夸我们白呢?赶紧来一个。
终于有一个宝妈抱着自己孩子凑过来,问曾敏,“诶,姐妹,你这是怎么恢复的,八个月,身材就这么好了?”
“啊?”曾敏一愣,忽然咯咯咯笑起来,“不是,不是,这是我孙子,我是孩子奶奶,这是爷爷。”
“啥玩意儿?你是奶奶?”
“可不,我都五十了。”
“欧呦。”
一圈人发出感慨,尤其是边上几个宝妈,一脸的惊讶,在曾敏身上打量半天。
身如青竹,肌若润瓷,眼似秋水含星。一袭简素长裙勾勒出挺拔仪态,步履轻扬,风韵流转处,年轮刻痕只在眼角几处。
不过老李一撇嘴,不,啥意思,啥意思是?
攥起曾敏的手,“我们是原配,银婚。”
“啊,哦,是,呵呵呵。”
“您这,可真不像这岁数的人,怎么保养的?”
“心情好,多睡觉。”曾敏笑了笑,把李椽翘起来搭在车栏上的一只脚,给放了回去。
“那,你儿子结婚这么早?”
“也不算吧,二十五了,研一结的婚,研三生的娃。”
“浙大的?”
“燕大。”老李摆出一副云淡风轻,可肚子明显朝前挺了几分。
“嚯,咱们小区还没听说有谁家有人上燕大呢。你们是新搬来的?”一个长得挺文化的老头问道。
“刚搬来没几天,儿子和媳妇儿来过暑假。”
“几号楼?”
“九号。”
“大平层那个?”
“是吧?儿媳妇儿买的,我们也不知道。”老李摇摇头。
“哦,那你们儿子可找了个好媳妇儿。”
哦什么哦?老李眼皮一翻,抬手一搭车把,“曾老师,咱们那边儿坐会儿。”
接下来,老李一边抱着娃,一边充分发挥了深入群众的优良传统,和一众人围绕着各自的孩子,开展了摸排活动。
“老哥,这您孙子?虎头虎脑的,一看就透着机灵。”
“是吧,叫爷爷么?”
“爷爷。”
“诶,你叫什么?”
“高沐夏。”
“几岁了?在哪儿上幼儿园呀?”
“大姐,这是您外孙女?”
“可不。”
“真好看,这大眼睛,会说话一样。”
“就是太调皮了,这一天天带着,可费劲了。要不是心疼闺女,我们才懒得给带。”
“哟,您这是妈妈生,姥姥养,爷爷奶奶来欣赏?”
“哈哈哈,对对对,就这意思。”
“怎么,亲家真不给帮忙?”
“别提了,我们这亲家是沪海的,你可不知道......”
“我说姑娘,你这是一大一小啊?差了有两三岁?”
“是啊,差了整两岁,天天打,断不完的官司。”
“你这上班儿咋办?”
“还上啥班儿啊,全职主妇。”
“全靠孩子爸能行?”
“还好吧,他做生意,也用不到我挣钱。”
“自己当老板哇,开厂?”
“没,倒腾钢材。”
“等上学了,你就轻松了。”
“那可不好说,到时候,事儿更多。”
“哦对,辅导作业就愁死人。这边儿归哪个学区?”
就这么一句一句,老李逐渐把这个小区的住户来源,物业管理,周边的衣食住行设施,交通、学区、医院的情况,有了个初步的了解。
眼瞅着天色渐暗,老李抱着李椽一起身,冲边上带着李笙看大孩子玩沙子的曾敏招呼一声,在一群人的“再会”,“明天还来啊”的道别中,上楼回家。
进了单元,上了电梯,曾敏瞅瞅李晋乔。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