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祁县到赵麟老家,虽不太远,可因为天寒地冻,路途并不容易走。
好在他们一行人乘坐的都是骡车。
再加上车厢里还垫着厚厚的毯子,倒也不至于太难受。
因为还处在新年,路上的行人并不太多。
唯一能见到的也许就是一望无际的雪景了。
“麟哥儿,想当年你出生的时候,就是这般的天气。”
这时,老太太掀开车帘,目光中透着回忆。
“时间过的真快,就像昨天的事一般,谁知这都十七年过去了。”
赵麟听着老太太的感叹,勒着骏马凑到车辆的跟前。
“是啊,我记得小时候祖母就这般年轻,现在还是这般。”
赵老太太听得他的话,啐了一口笑着道:“你这小猴子,就会哄祖母开心。照你说的这样,我不还成了老妖婆了?”
“赵婶,你还别说,你还真不显老。而且,经过这半年在汴州城的修养,你头发反而黑了不少。”
车厢里的薛张氏也笑着奉承道。
薛芊芊也是嫣然一笑,跟着夸赞了两声。
“哼,你们就会哄我这个老太太开心。”
枯燥乏味的路途上,都是欢声笑语。
时间倒过的很快,临到中午就回到了镇上。
赵老太太、薛张氏、芊芊、二嫂几个家眷下了车。
看着镇上人来人往的乡里乡亲,感叹不已。
虽然她们才去城里半年,可感觉就像是过了许久一般。
“哎呀,虽说咱们距离州城并不远,可还是家乡话听着亲切啊。”
老太太再次感叹道。
这时,镇上的行人不少都认出了赵兴、赵麟。
一个个都赶过来问好。
这半年赵家声名愈发的盛隆,如今谁人不知曾经的神童赵麟彻底飞黄腾达了。
就连州城那些贵人都争相与之结交。
突然看到他们回来,惊讶的同时,也都很激动,一个个跑来与他们说话。
赵兴怎么说也在镇上开了多年的医馆,与这些人倒也相熟。
“多谢诸位了,改日去了州城,还请到家里坐坐啊。”
在二哥与周围的乡亲客套之时,赵麟来到老太太的身边:“祖母,你要不要回蔡家探望一下啊?”
赵老太太想了一下,最终还是摇了摇头。
她都出门几十年了,别说家里的长辈了,就算是平辈的人都没了。
就算有几个侄儿晚辈,也早已不来往了。
如今她若是冒然前去,人家说不定还以为她是回娘家炫耀呢。
想到这,老太太挥了挥手:“去周记喝点他们的鸭血汤吧,好久了没吃了,怪想念的。”
赵麟见她这样说,便猜到了自家祖母的想法。
“好的,我们先去吃饭,而后就直接回家。”
很快,他们一大家人就来到了镇上的老字号周记。
这个饭铺不大,只有两间门面房,还是在一条小巷子里。
可却是真正的百年老字号。
用祖母的话说,她的爷爷小时候就喜欢这一家的鸭血汤和饼丝。
周记至少也传承了百余年了。
而且,周记为人处事都是极好的,还十分讲卫生。
所以,门店虽小,但镇上的老主顾却是不少。
“哎呀,老太太、赵大夫,您可好久没来了。”
一个穿着粗布的中年人,见到他们一行人,满是热情激动地走了过来。
当他看到赵麟后,更是惊喜万分:“文曲星也回来了,现在您可不得了,镇上每过一段时间就传扬着您的威名。”
面对热情的乡亲,赵麟一向不知道说什么好。
“哎呀,周康,你可别再夸我小孙子了,不然他可真要飞起来了。”
赵老太太虽然这样说,但神色却是相当的骄傲和高兴。
任谁都看得出,她这说的是反话,意思很明显别停,继续夸。
“周哥,几个月没喝您这的鸭血汤了,赶紧上来几碗暖暖身子。”
赵兴上前,笑着催促道。
若再让老太太与他唠嗑,不知要到什么时候呢。
“好嘞,您几位赶紧坐下,我给您把炉子拿来,先暖和一下。”
贵客上门,这个周老板相当的熨帖,桌子让他小儿子擦拭了一遍又一遍。
可惜,他们的店铺实在太小,他们一家人就坐满了几张桌子。
很快,热腾腾的鸭血汤和饼丝都端上来了。
赵麟尝了一口,你别说还真是十分可口,是曾经记忆中的那种美味小吃。
虽说这大半年来,他在汴州吃遍了美食。
但这样的美味小吃,还是挺让人怀念的。
“曾经对我而言,这可是十分奢侈的美味。”王大石也感叹不已。
要知道这种鸭血汤、饼丝加一起的话,可要五个铜板的。
而他一年前,平均下来一天收入也就七八枚而已。
怎么可能舍得花一天的收入来吃这种美味小吃。
再回想下现在的生活,简直不可同日而语。
这也更加坚定了他要一直追随赵麟的决心。
这次回去成婚后,过几天也把老娘、弟弟、媳妇都一起接到城里。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