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用这块板做燕子窝的根基的话,燕子肯定能筑个牢固的好窝。可是,事与愿违,燕子很不领情,连看都不看一眼,飞进屋径直就落在电灯的线上,真是有个性哦!蹲在电线上的燕子一点也不怕人,瞪着一双黑溜溜的眼睛看着进进出出的人。
此时才好好看看燕子究竟是什么样子,不错果然和原来看到的差不多,黑黑的一身,露着灰白色的肚子,星星点点的白色蓝色黄色的羽毛点缀着脖子、翅膀和尾巴,从整体上看很是庄严,绅士。
两只燕子分不出先生和女士,都是穿着同款的燕尾服,唯一一点点的区别是一个大点胖点,而另一个则小点苗条点,想必大的是先生,小的就是女士了。
没几天,燕子开始啄泥巴了,他们在灯线上粘了几块泥巴,也许真的是因为电线太细了吧,粘住的少掉下来的多。
母亲说,燕子在这里垒窝绝对不可能的,电灯就在外屋的中心,如果真的能垒起来窝,等小燕子出生后会把屎拉到来回走动的人头上的,老人们都说被燕子拉身上屎是非常不吉利的事,所以母亲是不会允许这对燕子在这儿胡闹的,于是只要燕子一落到灯线上,母亲就会扬起胳膊把它们吓跑。
这对燕子很顽固,撵走了不一会又来了,依旧落在灯线上,叽叽喳喳地说着,真有在商讨如何与母亲斗争的架势,而且依然偶尔地衔泥巴回来粘在电线上。母亲也坚持不懈地,并且狠着心地把粘在灯线上的泥巴用棍子戳下来。
燕子一点也不气馁,你干你的我干我的,努力不懈地衔着点泥巴回来粘在灯线上,尽管成绩不大,粘上的泥巴大半都掉下来,但它们却没有放弃的意思,仍然坚持着。
经过几次三番的对决,母亲越战越勇,而燕子倒是有些让步了,它们不再往回衔泥巴了,或许它们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没过多久,燕子就乖乖地移到小屋门后母亲给它们钉的托板上了。
这对小燕子很是乖巧,小夫妻俩晚上早早回来,清晨早早就飞出去了,一整天不回来,偶尔地中午回来看看,马上又飞走了。
很好奇,它们那么忙,究竟在干什么呢!
之前还衔泥巴的燕子确定了筑巢位置后反倒休闲起来。
白天不在家,傍晚,它们回来就蹲在那块板上,一晚上也没动静。天刚刚亮,因为父亲要上山踩山菜母亲得早早起来烧火做饭,燕子安安静静地,只偶尔地呢喃几句,声音不大,窃窃私语。
一天中午,燕子吵吵闹闹地飞回来了,而且是三只。先进屋了两只,喳喳地叫着,特别吵,以前从来没有这样闹过,而后来的一只落在院子里的晾衣服的铁丝上,叽叽喳喳地也吵个不停,紧接着就冲进了屋,其中先进屋的一只看到冲进来的燕子迅速飞了出去,而和它一起进屋的那只燕子紧随其后也飞走了,最后进屋的燕子一看那两只燕子飞走了,紧跟着也追了出去,不见了踪影——
我的天呐,这个乱呀!
难不成这对小燕子之间出现了第三者?
哎!或许她们与人类居住的太近了吧,被人类的某些行为传染了!不然又是为什么呢?
难道这是大自然中人类所不知道的燕子的另一种生活习性吗!
不管是什么,这对燕子之间的感情出现了问题却是铁定的事实。证据就是,傍晚十分,只回来了一只燕子,孤孤零零垂头丧气地在它们选定的铸造新房的基地上蹲了一宿,第二天早早地,悄没声息地飞走了。从此后那对燕子就消失了,再也没回来过。
好失望啊!燕子来家垒窝,原本是一件好事,以为这种有灵性的小东西会带来些好运……哎,太意外了!
在人们的意识里,燕子来谁家垒窝,谁家这一年就会有好运有喜事,可这对倒霉的燕子没来几天又走了,而且还是以那样的形式消失的,闻所未闻过,真是让人犯疑啊!
将此事讲给表兄听,表兄说,草木禽兽,自然而已。很深奥的一句话,跟没说一样!不过还是有那么一点点的安慰。
真的只是自然现象吗?如果只是自然,那就随其自然吧!不然又能怎样,谁能改变自然之事呢!
可是,就是不知道那对燕子的结局如何?究竟是哪一只被拐跑了还是哪一只劈腿了!
总而言之,就是好端端的一对小燕子,就以那样莫名的剧情消失了……
下
第二年的春天,燕子又飞满了天空。
偶尔地也会有燕子飞进屋里看看,而那块小屋门后的托板依然孤零零地在那儿,仿佛在静静地等待着主人的归来,然而,没有一只燕子飞过去看看,可见,这些燕子都不是从前的主人。
难道就没有一对燕子看好那个地方吗?是呀,或许燕子们都知道那件事吧,毕竟,那块木板曾经见证过一对燕子的离去。
春末夏初时,终于有一对燕子看准了我家。
不过这对燕子没有进屋,它们看好的是我家房檐下绑电视天线的铁丝。那铁丝在房檐下形成了一个十字形,好像也不行呀,因为那铁丝只有筷子般粗细,十字相交也只不过是视觉和角度不同而貌似形成的,如果近处看相交的铁丝是没有交集的,之间是有距离的,燕子在上面筑巢的话没有根基,就是筑成了也不一定牢固。可又有什么办法呢,和它们是无法交流的,在燕子的眼里,也许人类的一些行为是不可理喻的!由此可见,燕子的世界,也是我们永远不懂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