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末林在德军反攻后尽最大努力去操作了,但德军太厉害,法军兵力不足,失败是无法避免的。
换言之法军的失败是法国与德国国力之间的差距,这样的理由拿出去只会让法国的情绪消极,所以是职业军人,也担任前线指挥但本人不是法军体系内一员且被俘虏后干过劝降这件事的马赫诺是完美的背锅侠。
马赫诺被法国列为头号死刑犯,法国政府声称未来打败德帝国主义者后会将他处以极刑。
失去了有二十个师的法军从意大利调了二十个师回来填线,也只能用于填线,法国如果想要在未来发动新一轮攻势,他们就要征集更多的部队。
对于法国来讲,征兵意味着影响生产,无奈之下法国只能削减南法兰西的防御,从南法兰西抽调部队去北方,一些预备中的民兵组织也被拉去训练,他们经过训练后就能够成为可堪一用的正规军。
现在法国还没有到OTL一九四五年德国的那种地步,法国有充足的时间训练部队。
法国的情况还算好,能在影响国家生产的情况下再拉出来一些军队,不列颠联盟就真的跟吃了屎一样。
不列颠联盟在欧陆丢了将近三十万人,不列颠联盟的部队人数骤减为了只有二十万出头。
这二十万里还只有一部分是正规军,其他的都是经过基础训练的民兵,民兵作为预备役的一类,经过训练与换装后他们就可以成为正规军,但英国的民兵部队是非职业民兵。
这些民兵承担着地方治安与守卫工作,平常除了当民兵外还会投入到社会生产当中。
比如约克郡的一个治安团,这个团表面上是民兵部队,手上拿着枪,敌人来了能够抵抗,陆军需要扩军他们可以快速投入到军队当中,抛开民兵身份,这些人还是约克郡各行各业的从业者。
有工厂的工人,有裁缝,有手工业者还有种地的农民。
他们是民兵,也是社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英联盟把他们从民兵转化为正规军就意味着约克郡失去了上千名各行业从业者,这会对约克郡的社会生产造成不利影响。
英法两国的弊端在此刻显露无疑,双方都面临着人力困境,英国更甚。
除了人力困境,北海海战的失败使得德国有能力直接派舰队阻拦英俄之间的贸易线,本来就缺乏资源的第三国际现在更缺了。
英法目前唯一的指望就是美国的同志可以赶紧获得胜利,为第三国际提供物资支援。
......
九月初,芝加哥的美团政府接待处,第三国际的英法代表在这里等待美团官员的到来。
其实英法现在就已经等不了了,美团获得内战胜利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他们不等美团胜利就来到这里向美团求援。
几分钟过去,美团的副总统约翰·里德来到了这里与他们商谈事情。
“两位同志,你们还是为了先前的事情而来吧。”
里德一进入房间就对英法代表讲到,二人点点头。
“我们希望联合工团能够给予第三国际的同志物资支援来帮助我们度过当下的困难时期。”
法国代表态度诚恳的讲到,英法是真心希望美团能够给予他们支援,就像过去他们给予美团帮助那样。
现在的美团赶走了麦克阿瑟,送他去玩海岛奇兵先遣服,东海岸已经基本肃清,美团在处理了华盛顿特区的反动派残余后就会迁都华盛顿特区。
“运输船队的护航海军将由我国负责,不需要联合工团的同志出力。”不列颠代表说出了他们能够提供的最大便利。
不需要美团出船,不列颠会从海军中抽出力量来负责运输船队的护航任务。
美团只需要提供物资即可。
里德没有说话,只是安静地看着面前的两名从异国来的同志。
欧陆发生的事情他清楚,他完全能理解英法同志现在内心的焦急心情,他当然也想给予英法同志一些援助。
“两位同志,我能够理解你们的心情,也很想给予英法援助...”
两名代表听他这么说就知道今天这事是没戏了。
“但议会内的阻力很大,绝大多数人都希望我们将资源应用到战后重建上面。”
里德把话说的很委婉,也确实有实话存在。
美团议会的很多人在这方面出奇的一致,要求海伍德将精力放在国内重建上而不是把目光瞄向欧陆,等待胜利后帮助第三国际的同志。
各方各派心里是这么想的,也有一些叫嚣着要海伍德帮助欧洲同志的人,他们的心思很好猜,这时候谁说要帮欧陆不算什么,谁真的这么干了才是真的会被多方声讨。
海伍德代表着正统工团派,他若是不顾美团人民的想法,在国内被内战霍霍了个一团乱糟,重建还没有开始的时候把物资给欧洲同志送过去,那他就等着被人民骂吧。
所以美团各个派系的想法很统一,他们现在都没有帮助欧洲同志的意思,就算要帮,那也起码要等数个月以上的时间,先让美国从内战中缓过来再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