涟漪也不是忍气吞声的人,再加上一等姑娘不至于要受二等姑娘的气,肯定不会忍着,两人发生矛盾是常有的事情,虽然闹得没有今天厉害。
知道是这个事情,曹嘉宁就对今天的事情失去兴趣了。
反正两人也闹不出大事来,就算去找教养嬷嬷了,看在群芳会马上要就要举行了,教养嬷嬷也是两边安抚。
终归等到群芳会一结束,这些小姑娘就另有去处了,教养嬷嬷也不会多费心思,平平安安把人带到出阁就行了。
不过越是这样,曹嘉宁倒是越觉得原主聪慧了。
比起其他人已经被潜移默化洗脑了,都是争着往最好表现,原主一直以来都是有藏拙之意。
并不是没有去争取一等姑娘的资格,而是故意把自己的水平维持在二等姑娘的样子。
很多时候投资都是与收益成正比才行,投资越多的事情,肯定也是盼着收益越多。
一等姑娘的待遇好,自然就要拿回来的利益足够大,才能让明月阁同意放人,至少都得上万两银子才行。
二等姑娘在身价上面,就要差很多了。
原主就是看到这一点了,一直都有藏拙之意,以二等姑娘的身份生活在明月阁。
最终目的却是看好二等姑娘的身价不高,到时候更好为自己赎身。
并且私底下,也在靠写话本给书铺的办法赚银子。
不过仔细想来,也不怪原主要想的更长远一些,知道自己想办法赎身出去。
而不是像其他小姑娘那样,被明月阁的教导洗脑了,就盼着能够在群芳会上一鸣惊人,最终能够去一个富贵人家,过上锦衣玉食的生活。
毕竟和其他小姑娘都是穷苦出身,虽然是被卖到明月阁的,这却是她们出生以来最好的日子不同。
原主家里面原本还真是做官人家,尽管只是小官,可是见识总是要多一些,知道在富贵人家做妾室,并不是一个好出路。
只是原主万般手段,也抵不过运气不行,都还没有来得及实现这些打算,就一病没了。
倒是便宜曹嘉宁了,有着原主打下的底子,她想要树立一个自立自强的形象,哪怕身在泥沼之中,也还是和其他人不一样,就要容易多了。
拥有这样的形象,正所谓出淤泥而不染,肯定更容易让四阿哥动心思。
……………………
事实也确实如曹嘉宁所预料这样,城内一处客栈里面,四阿哥正有几分吃惊的询问道:
“你是说那个小姑娘家里面原本也是做官人家,既然如此怎么会落入如今境地?就算是父亲没了,母亲病了,难道家里面还没有一二故交好友,愿意照顾孤儿寡母,看着他们家卖儿卖女?”
在得知曹嘉宁的身份以后,四阿哥原本嫌麻烦,是有不与曹嘉宁多接触的想法。
不过因为曹嘉宁抢先划开界限了,四阿哥心里面不自在,倒是对曹嘉宁还要更加上心一些了。
在进入扬州城,和原本一起到扬州查盐税的人马汇合,不需要再隐藏身份以后,还是吩咐人去查曹嘉宁的事情了。
眼下正是侍卫把情况查清楚,禀告四阿哥的时候。
要说起来,在落入明月阁之前,曹嘉宁这一世的身份也还算清白,是扬州城下面一个小县的县尉之女。
县尉这个官职虽然不大,还在县令、县丞之下,正常情况下都是九品的样子,算是最末等的官职了。
却也是正经官员,不像再下面的文书、捕头等等就属于吏,而不是属于官了。
作为县尉之女,放在其他地方,这个身份证是提不起来,但是就在那个小县城里面,也算是排行前几的官家小姐了。
只是这样的人家,显然没有多少应变能力,在作为家里面顶梁柱的曹父没了以后,没有收入来源,坐吃山空,一家子的处境就是急转直下了。
最后又因为曹母的病,花钱如流水,家里面很快就没有银钱看病,也就只能把原主卖了。
这个事情,一出生就是天潢贵胄的四阿哥,显然不是那么容易理解。
毕竟穷苦人家日子过不下去了,卖儿卖女还算正常,总不能真让人饿死。
一个原本也是做官的人家,随便哪个亲朋故旧愿意提携一下,也不至于卖儿卖女。
听出四阿哥的疑惑,侍卫赶紧就把事情原委说出来了。
“这户人家人丁并不算兴旺,因为曹夫人身体不好,夫妻两人膝下只养着这一个女孩儿,原本家里面也是好几代单传,根本没有其他近亲了,曹大人并不是科举出身,也没有同窗好友帮衬。”
“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在曹大人外出办差的时候,遇到贼人太过于凶残,一下子没了以后,也没有什么人家帮衬曹家,曹夫人的身体又不好,天天都要吃药,银钱上面十分不趁手,也就只能把女儿卖了。”
“不过也是曹夫人不慈!原本曹家作为官宦人家,也不至于一点儿积蓄都没有,全都是用来给曹夫人调养身体了!曹大人在的时候,也就算了。曹大人没了,还天天这样调养身体,可不得卖儿卖女。”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