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改后,17个装甲旅及1个装甲师撤编,究竟为何?合成突击的需要
大军区时代,自1985年百万大裁军后,我军各大野战军均编有装甲师(旅),这是地面突击的战力担当。至2016年“脖子以下”军改前夕,我军编有17个装甲旅及1个装甲师,18个集团军人手一个。在历次演习中,我们看到钢铁洪流的壮观场面,无一例外出自装甲部队。
▲我军某装甲旅演练旧照
到了2017年新一轮军改,集团军建制内的兵种支援力量,并没有装甲师(旅),这也就意味着17个装甲旅及1个装甲师全部撤编。这样的调整究竟是为什么?想要搞清楚这个问题,就必须捋清楚17个装甲旅及1个装甲师是怎么来的时间线。
1983年精简整编,中央军委将此前军区装甲兵领导的坦克师,交由野战军代管。比如,坦克第2师就是在这一时期转隶南京军区第12军。1985年百万大裁军,24个集团军正式列编后,除第24集团军之外,其他集团军都配备了坦克师(旅),如下所示:
北京军区
第24集团军(无);
第27集团军坦克旅(原第27军81师坦克团、沈阳军区守备7师坦克营);
第28集团军(坦克7师);
第38集团军(坦克6师);
第63集团军坦克旅(原第63军坦克团为基干);
第65集团军坦克旅(原第65军坦克团为基干);
沈阳军区
第16集团军(坦克4师);
第23集团军坦克旅(原第23军坦克团为基干);
第39集团军(坦克3师);
第40集团军(坦克5师);
第64集团军坦克旅(原第64军坦克团为基干);
济南军区
第20集团军(坦克11师);
第26集团军坦克旅(原第26军坦克团为基干);
第54集团军坦克旅(原坦克11师坦克44团为基干);
第67集团军(坦克8师);
南京军区
第1集团军(坦克10师);
第12集团军(坦克2师);
第31集团军坦克旅(原第31军坦克团为基干);
广州军区
第41集团军坦克旅(原第41军坦克团、第55军坦克团);
第42集团军坦克旅(原第42军坦克团、广州军区独立坦克及部分分队);
兰州军区
第21集团军(坦克12师);
第47集团军坦克旅(原第47军坦克团为基干);
成都军区
第13集团军坦克旅(原第13军坦克团、第50军坦克团);
第14集团军坦克旅(原第11军坦克团、第14军坦克团)。
1993年4月,时属天津警备区的坦克1师调入第24集团军,结束了没有装甲师的历史。经历1998年五十万大裁军、2003年体制编制调整,随着第23、第24、第28、第63、第64、第67集团军的撤编,装甲力量调整幅度很大,笔者不再一一赘述。
▲原济南军区第54集团军装甲11旅演练旧照
及至2011年,我军装甲第1、第2、第3、第4、第8、第10、第11、第12师,按照“装甲旅、机步旅”的方式进行了“师改旅”,如下图所示:
北京军区
第27集团军(装甲7旅);
第38集团军(装甲6师);
第65集团军(装甲1旅、机步195旅);
沈阳军区
第16集团军(装甲4旅、机步204旅);
第39集团军(装甲3旅、机步202旅);
第40集团军(装甲5旅);
南京军区
第1集团军(装甲10旅、机步178旅)
第12集团军(装甲2旅、机步34旅)
第31集团军(装甲14旅);
成都军区
第13集团军(装甲17旅);
第14集团军(装甲18旅);
济南军区
第20集团军(装甲13旅);
第26集团军(装甲8旅、机步200旅);
第54集团军(装甲11旅、机步160旅);
广州军区
第41集团军(装甲15旅);
第42集团军(装甲16旅);
兰州军区
第21集团军(装甲12旅、机步62旅);
第47集团军(装甲9旅)。
至此,我军形成了17个装甲旅、1个装甲师的格局,各大集团军都配备了装甲力量。并且,从装甲师衍生出来的机步旅,也基本上沿用了先前撤销的番号,这就是题外话了。
▲东部战区陆军第71集团军“王杰部队”
2017年新一轮军改,17个装甲旅全部撤编,改编方式主要有两种:要么改编为重装合成旅,要么裁撤或转隶。比如,东部战区陆军第71集团军重装合成旅“王杰部队”,就是以原第12集团军装甲2旅为基础成立的。再以中部战区陆军第81集团军某重装合成旅,前身部队系原第27集团军装甲7旅。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