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这一顿发火,让他羞愧难当,我估计他长这么大,都没有受过这样的羞辱。当年单位就一台电脑在他办公室放着,他不让别人动他的电脑。
他之所以把五年规划留着自己写,是因为他在电脑上看到机械工业部,有个三万多字的“十五”发展规划作参考。后来不知是电脑参照物删除了,还是他不会结合市里的实际,总之他写不出来,本想露一手反而丢了脸,自找没趣。
我虽然很生气,还必须窝着一肚子火来写这个规划。我羞辱了领导一顿,如果我自己写得不好,那也是一件没面子的事。草稿写出来后我先后修改了十几次,直到自己满意为止。
开会的当天,报社记者要了一份会议材料,当他看了规划后,问我的同事这个规划谁写的,同事指着不远处的我说:“那边那个老头写的。”
他反问记者,“怎么,写得不行?”
记者说:“不,写得很好。”记者回去后,他将我写的规划,重新进行了排列组合,没有加一句自己的文字,以探讨式文章在报纸上发表了。会后,我将规划重新进行了修改发表在市内部刊物上。
2008年春天我内退在家,我原在机械厂工作的同事老赵,后考入市监察局工作几年后,提拔为市司法局副局长。当年市里成立了老县衙区域拆迁指挥部,让赵局长任指挥,刘副局长任副指挥,负责拆迁工作。
赵局长是个肯钻研爱学习的人,他工作再忙也要挤时间坚持每周读一本书。他的工作能力,知识的积累和理论水平的储备,在全市科局长中首屈一指,他具有法学文凭和律师资格。善于依法处理一些涉及群众利益的复杂问题,深受市领导的器重。让他负责拆迁工作,就是人尽其才发挥他的特长。
赵局长上任后邀我参加指挥部的工作,专事负责编写拆迁工作简报和日常的文字工作。
特别是写讲话稿时,他都事先与我沟通,把他讲话的意图和重点告诉我,让我稿子不要写得太细,提纲挈领点到为止,便于他现场发挥。工作中我们配合得很默契,后因职务晋升他调离指挥部,由刘副局长负责。
刘副局长是个胆小怕事的领导,特别是在处理一些复杂问题时,他显得束手无策。如果他在家里,办公室电话告诉他有来闹事的,他会宅在家里不到场。
如果他来到半路上听说,他会让司机打道回府,如果他在指挥部他会脚底抹油溜之大吉,总之,他没有领导干部应有的魄力和担当,被大家称为“好好干部”。
他的处事能力和讲话水平与赵局长有着天壤之别。他每次开大会讲完话后,稀稀拉拉的掌声,有时大家还会鼓倒掌。
有一次下午两点开大会,他上午10点多才让我写讲话稿。并对我说:“你给我写讲话稿认真写好些,你每次给赵局长都写得很好。”
我说:“刘局长,我给谁写材料都不会使奸耍滑,都想写好,只是我水平太低,达不到你的要求。我给赵局长写讲话稿他都不让写细,列出提纲就行,有利于他的发挥。我今天给你写的讲话稿,你在讲话时,不要脱稿发挥,照稿念就行了。”
再好的稿子他一插话,一发挥就破句子就乱了。俗话说稿子三分写七分念。下午讲话他没有插话照本宣科,十几分钟念完3000多字的讲话稿,大家给予了热烈的掌声。
这掌声的背后大家说,他可讲了一次有水平的话。
以上是我一生从事文秘工作,遇到的没有自知之明的几位领导,他们的行为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致几十年后的今天,仍不能苟同他们的作派。
喜欢军史周期请大家收藏:(www.suyingwang.net)军史周期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