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母亲去世时,那时家里很穷,父亲拼西凑,也买不起一口木制的棺材,最后还是舅舅在鱼台古亭那边,买了一具便宜的水泥棺材,草草安葬了当时才26岁的母亲。
挖了十几分钟之后,父母的两口棺材,都清晰地展现在我们面前。因为是旱地,地势也比较高,父母的木制棺材,母亲的水泥棺材,还好好的,我们四个人费了好大的劲,才掀开了棺盖。
母亲的样子顿时我们的面前,藏青色的裤子和上衣,清晰可见,时隔多年,她依然安静的躺在那里。我祈祷了一下,然后戴好手套,拿着事先准备好的布袋,下去捡拾母亲的骸骨,
我将母亲的骨头,一点点地装进了袋子,有的骨灰质地还很坚硬,有的一碰就碎了,捡拾的过程,持续了五六分钟,我一边捡拾,一边想象着当年她对我的爱。
随后,我们打开了父亲的棺材,他的骨灰盒依然卡在棺材的正中间,我小心翼翼地捧出来,将他和母亲的骸骨,一同放在木箱里。
一切操作完毕之后,挖掘机再次将墓坑掩埋,我喃喃自语:“爹娘啊,跟我回深圳吧,在那里,我可以随时去看你们!”
然后,我又回到家,拿着手机对着老屋不停地拍照,家前院后也录了十多个视频,这些都是我将来想家时,可以化解乡愁的东西。
然后,我又带着儿子,去村庄的四周走走。
村里,如今只剩下了17位老人和一些在家看孩子的年轻媳妇,走在曾经无比熟悉的村庄,再也找不到往日的模样了,三十岁以下的人,我几乎都不太认识了。
在村中间的空地上,有一群晒暖的老人,我走上前,给他们每个人递上一根烟,一边热情地问候着,一边自我介绍是谁家的孩子。
随后,我还带着儿子,特意去看望了自己当年在村里读书的学校。
教室也早已破旧不堪,屋顶上的瓦楞缝里长了荒草,在斜阳里瑟瑟发抖。围墙坍塌,曾经学生嬉戏捉迷藏的地方,已经成了鸟雀的乐园,四周看不到人影,安静的让人无法不伤感。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桐已秋声。”人间忽晚,岁月如秋。回望我人生路上那弯弯曲曲若隐若现的印痕,想当初我与母校告别时的踌躇满志,恍惚如在眼前。
我在农村长大,却要永远离开家乡,这就是生活的冰冷和残忍。不管我未来的生活如何,我的心中依然温存着那段求学时代的美好时光。
午饭,是在村西的一家小饭店吃的。
我们边吃边聊,饭后已快两点钟了,大伯和三叔执意要送我到村口,就要挥手告别时,大伯忽然一把抓住我的手,郑重地对我说:“小安,你什么想家了,就回来,你父母不在了,还有我们呢,我们的家也是你的家!”
听着大伯的话,我的鼻子忽然一阵发酸,顷刻间,我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失声哭了起来……
尽管在城市我有自己的房子,但自从父亲离世之后,我觉得自己成了一个无家可归的人,如今,我像一个无根的浮萍,不管是在深圳,还是在故乡的村庄里,都无法再找到情感的支撑点了。
父母在,家乡是我的老家。父母没了,家乡就只能叫做故乡了。以后的日子,我回来的次数会会越来越少,越来越少……
别了,我的老家,别了大伯三叔,别了,生我养我的村庄,别了,父母那空空的坟茔,别了,那些看着我长大的父老乡亲,别了,那荒芜的母校,别了,一切,一切的一切……
在回深圳的路上,我一直沉默着,不想说话
喜欢军史周期请大家收藏:(www.suyingwang.net)军史周期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