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院士没有第一时间开口,他对这个贺海兴印象不好。
在农科院,很多秘密对他来说都不是秘密。
贺海兴和郭长福那点小矛盾,他是一清二楚。
贺海兴的做法实在令人不喜。
新型草莓化肥的功效写得很简单,主要是促进草莓的生成,将草莓的生长周期缩短到十天。
但身为农科院的一员,谁都会好奇这种化肥对其他农作物有没有作用,贺海兴也有这样的素养,直接把新型草莓化肥用到了其他农作物上。
这个没有什么,但贺海兴知道新型化肥对其他农作物之后,不应该隐瞒这个重要的信息,而是立即上报。
贺海兴就因为跟郭长福的小矛盾,生生将上报的事情拖了几天。
或许在外人看来没什么。
但这几天对他来说是一种煎熬,他一直致力于水稻的分子品种设计,培育高产、优质、多抗、高效的水稻新品种。
高产的研究,袁老的团队已经完成了。
但优质、多抗、高效的研究一直不太理想。
这个世界还是要遵守一定规律的。
高产了,你就别想优质。
更别说多抗和高效了,多抗说明植物要耗费一定的资源抵抗外界的环境,这个资源只能从产量那里克扣。
高效就是性价比,用同样的化肥和水量,产出更多的水稻。
所以他的研究本质上就是跟植物的天性相违背的!
当然,他的愿望只是调制出合适的水稻,不是调制出万能的水稻。
新型草莓化肥却改变了他的固有观念。
贺海兴只是观察一下草莓的生长速度和产量,就将注意力转移到新型化肥对其他植物的作用。
但李院士不一样,他常年研究水稻,知道新型化肥最关键的不是让草莓生长周期缩短,而是怎么让草莓长那么快,草莓的产量不降低,结出的草莓还又大又甜。
按照他的研究,长这么快的草莓,就算结果,也应该是寡淡如水,光有水,什么营养都没有才对。
但新型化肥培育出来的草莓出乎了他的预料,草莓竟然又大又甜。
这就是让他震惊的部分,长这么快,营养物质哪里来?
提高了叶子的光合作用吗?
还是靠根部的吸收?
郭长福应该也是看出了这点,这才直接联系他。
但这个贺海兴被自私迷惑了心智,这点都看不出来。
贺海兴甚至不知道他为什么要亲自过来,也不知道其他得到消息的人为什么厚着脸皮跟过来。
贺海兴的脑子已经被负面情绪占据了。
现在都到新型化肥的产地了,贺海兴还这样。
他对贺海兴的印象更加的差了。
不过贺海兴能让他们早日进去也不错。
他点点头,同意道:“海兴,你联系吧!
不过要让这个关部长保密,我不想引起什么轰动。”
本来出于保密和减少应酬的考虑,他是不打算通知当地的,但现在他们连门都进不去。
贺海兴亢奋的点点头,说道:“李老,我明白。”
他拿起电话,开始拨打起来。
——
另一边姜凡已经在出来的路上,还没等他到厂房门口,关云荣的电话打进来了。
他没有犹豫,直接接通电话:“喂。”
关云荣听到姜凡的声音后,劈头盖脸道:“呼…姜凡啊!”
“你等会,我把气喘匀了再说。”
几秒过后,才继续说道:“现在华夏科学院的李院士已经在你的厂房外边了,他不仅是科学院的院士,还是农科院的最高管理者。”
“他已经七十多岁了,千里迢迢过来找你探讨新型化肥的事情,你要好好招待啊!”
关云荣忽然想起姜凡没有招待的经验,话题一转道:“要不伱先把人接进去,一切等我到了再说。”
“我现在已经在车上了,我十分钟就到,你先把人接进去,太阳怪晒的。”
姜凡听到了院士亲自过来,郑重的点点头道:“我明白。”
科学院院士是华夏学识最高的一批人,掌握很多先进的技术。
他以前读书时也崇拜过院士们,当然长大了,知道的多了,院士们也就不再是虚无缥缈了。
比如院士是荣誉称号,不是编制,院士们也是可以开公司的。
院士们都可以开公司了,他这个发明新型化肥的开个公司也没问题。
他直面院士也毫不心虚。
但一位七十多岁的老院士亲自来找他,令他动容。
都七十多岁了,还亲自上门,这让他肃然起敬。
姜凡不由得加快了脚步,现在太阳还是挺大的,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人,要是中暑了可就麻烦了。
很快他就走到了厂房门口,向外看去,首先看到了的是两排对峙的人,应该就是厂房的安保和院士的保镖在对峙。
接着就是一把巨大的遮阳伞,和几台不知道从哪里接到电的风扇。
然后他看到了一大群人,至于老人,他看不到,应该是被围在人群中间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