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移动行星
关系到自己文明的存续,这群贤者没有丝毫怠慢。
在首席大贤者汤和次席大贤者海花的主持下,诸多亚库鲁星贤者们在冻土上行动起来。
余宙也饶有兴致地打量着这一幕。
单个贤者释放【预言术】的场景他倒是见过,但几百个贤者和大贤者联合在一起,释放【大预言术】的场景,他这也才是第二次见。
亲眼见的话,那这还是第一次。
——另一次是之前倒转时间查看历史时,在亚库鲁星的四百多年前见到的。
不过他那时候只是查看历史,并没有真的回到过去,所以不算是“亲眼所见”。
只见贤者们在冻土上形成了一个奇特的螺旋形图案。
居高临下看的话,能发现这个图案其实很像是星系的旋转图。
以能力最强的大贤者汤作为“星系”的核心,其他大贤者海花等几名大贤者依次站在他的身体四周,充当“悬臂分支”的头部。
而其他的贤者们,则按照能力依次向两侧以逆时针螺旋状排布好,成为了“悬臂”。
待到站位完成后,大贤者汤将双手高举过头顶,同时闭上了眼睛。
他额头上的触须开始发亮,变成了晶莹的蓝白色。
随后,是几名大贤者。
他们并没有举起手来,而是将手向前伸,搭在了大贤者汤的身上,同时,额头上的触须也跟着亮了起来。
伴随着他们的动作,他们额头上的两个光点便和大贤者汤的两个光点连成了一道淡淡的亮线。
在他们身后的贤者,则重复了他们的动作。
就这样一个接着一个,不断地延伸到最外圈。
最后,当所有贤者的触须都亮起时,原地就仿佛出现了一个恒星系!
让余宙也有些惊讶的是,明明这些亚库鲁贤者都没有动,但当这个“模拟恒星系”出现时,却自动逆时针旋转起来。
而这,就是集齐亚库鲁文明所有贤者组成的【大预言术】!
随着大预言术的持续,余宙也总算是看出了一些门道。
他们确实是在模拟恒星系!
但真正的原因,是因为恒星系本身就是因为暗物质的某种特殊运动而呈现的。
而【大预言术】的模拟恒星系,正是还原了这一点,使得他们能更加清晰地感知到暗物质的运动轨迹,从而达到更广、更远地预测到自己想要的东西的目的。
这一点,倒是让余宙有了一些新的感悟。
他过去对能力的运用,都是近乎于本能。
因为会,所以能用。
但并没有想过去开发新的能力。
也很难开发。
毕竟他连自己的存在形态都不清楚,更搞不清楚能力的开发方向了。
迄今为止,他自己摸索出来的能力,大概也就是利用情绪值来引导物质生命体内的进化特质,从而强化物质生命这一点了。
至于更深层次的能力......他的过去分身还在研究中。
宛如某个正在骑马赶来的路上的不愿意透露姓名的貂某。
但现在,他在想,自己是不是可以借鉴一下亚库鲁星的【大预言术】?
亚库鲁星的【大预言术】是模拟一个星系的轨迹,来以此演算结果。
这是因为他们能力有限,只能做到这一步。
而余宙不一样。
他甚至可以直接拿一个或者n个真正的星系来演算自己想要的结果。
如果真能琢磨出来,那他不仅能影响过去,还能推演未来了!
余宙眼前一亮,感觉这确实是个不错的发展方向。
默默记下后,他继续关注着亚库鲁星上的动作。
【大预言术】持续了半个小时左右,便逐渐散去。
按照【大预言术】开始时的样子,进行逆向收束。
不一会儿后,收束完毕。
这些贤者们一个接着一个地坐倒在地上,就好像是刚经历了百米冲刺跑,然后以这个速度跑了一个长跑一样。
显然,联合发动【大预言术】是需要消耗他们不小的精力和体力的。
相比而言,大贤者的状态要好上不少。
毕竟他们的触须器官更发达,储存的言能更多,虽然消耗地也多,但却还不足以达到上限。
其中,大贤者汤和大贤者海花更是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
大贤者汤收功后,稍稍调整了一下,便恢复了正常,除了呼吸略微急促一些,几乎看不出任何异样。
他迅速将【大预言术】的结果禀报给了余宙。
适合作为亚库鲁行星的新家园的地方,在距离现在的亚库鲁行星系约13光年的地方。
虽然距离很“近”——从宇宙的尺度来说,这确实很近了,但实际上那里和亚库鲁行星系却并不处在同一条悬臂上。
两条悬臂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空区。
也就是宇宙空区。
这个宇宙空区是一条狭长的带子,有些像是弯刀的形状,恰好在两条悬臂之间,将它们分隔开。
空区的最宽处大概在3光年左右,最窄处则不到1光月。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