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252.大傩之礼(五)
“想不到,军队最后会落到杨赐与何进这对师徒的手里。”
张角跪坐在马车内,老师于吉正为她包扎伤口。
杨奉、马元义等人随侍在马车外,独独缺了阴维。
阴维留在洛阳探查消息。
开国元勋之后的她,身负爵位,就算是太平道信徒也不会被朝廷公开处分。
如今太平道到了紧要关头。
必须要有一名核心高层,留在京城接头。
张角第一次感到形势紧迫。
于吉老师说,夺取天下第一步是夺取兵权。
但她太专着于“瘟疫的力量”。
忽视了比瘟疫更可怕的“骑兵与铠甲”。
于吉总结道:“瘟疫未必只是我们的武器,也可以是她们的武器。”
“瘟疫没有情感,更不是颛顼、玄冥之类的祖先神。”
“不是我们每年举行大傩之礼,就可以服从于我们的。”
“瘟疫是任何人都可以利用的武器。”
“太平道因瘟疫而繁荣,汇集百万教众。”
“士族豪门也因瘟疫而繁荣,奴役千万黎民。”
“士族甚至还因此获得了大片的土地,掠夺百姓最后一点财富。”
“我们本以为,只要开出合适的价码,士族就会站在我们这边。”
“如今看来,是我们想简单了。”
“士族唯利是图,谁给的利益更多,她们就站在哪边。”
“帝姬刘宏开出了我们无法开出的高昂价码。”
“现在,我们只能硬碰硬的来了。”
于吉拿起毛笔,手绘了一张大汉两京一十三州的地图。
在古代,平民一辈子都未必能走出一县之地,因此没有地图。
有地图的只能是治理一方的官员,以及在这之上的帝王将相。
地图是权力的象征,是国家机密。
《史记·刺客列传》中,荆轲手持燕国督亢地图,被视为燕国国君成交土地的代理人。
军事上,连张飞都知道,搞到一份活地图,绕过关隘偷袭严颜老儿。
战争年代,百姓私藏地图是有罪的。
在清末,论述XZ的地理位置是状元郎级别的题目。
可于吉不只能画出整个大汉两京一十三州的地图。
一百零五郡国,一千一百八十县城也尽在图中。把人口与常备军队数量,存粮之处,粮食收入状况,如数家珍地在一大块羊皮上描绘下来。
她甚至还想到了马融的妹妹,马续所写《汉书·天文志》。
她要把天上的星星也画下来?
为什么要画星星,难道是于吉奶奶无聊,画点儿星星做装饰?
并非如此。
汉代没有坐标系,也没有出土确凿的指南针。
如何才能正确辨别方向,不至于迷路?
那就让天上的星星为你指明方向吧!
于是,于吉把天上的星星标注在地图上。
这自然是为了让那些一辈子都未必离开过县城的反贼,也能认清方向。
对于一切有志向打倒大汉帝国的反贼来说,这块地图就是无价之宝。
可惜的是,这个时代还没有印刷技术。
即使于吉一个人能够把这张两人大的地图绘制出来。
无法大量复制,终究只能供少数几人参考。
很快,一百零五郡国,一千二百五十二条河流,九大山脉,九大深泽,三垣星辰。
尽数被于吉如数画出。
她默默回忆着《天文志》与《地理志》里的内容,按照自己的认识进行修改。
虽然对于有些关隘的存废,以及驻军情况已经记不清楚。
但写下来还是办得到。
很快,于吉精力憔悴地倒在羊皮上动弹不得。
她把她在地理行军上,所知道的一切都尽数画在这张图上。
只要张角持有此图,那么在冀州行军打仗,肯定能够无往不利。
然而,她们发动的不只是一州的叛乱,也是八州的叛乱。
然而,于吉所画,并非冀州一州的地图,是十三州的地图。
必须有一个手握此图的核心,居中调遣。
“马元义,手持太平令,即刻前往南郡襄阳,接手荆州诸渠帅事务。”
“张曼成,我命你往南阳宛城,总领南阳诸渠帅事。”
“杨奉往司隶河东郡解城,渠帅关长生会在那里接应你。”
又有几名渠帅分到任务。
很快在于吉与张角的调派下,八州叛乱的计划,分得只剩下扬州与冀州还未确凿。
张角看向面容枯槁的于吉。
她本想说:“扬州之地,太平道根基尚浅,于吉老师往冀州巨鹿总坛,总领大事,由张角往扬州去,游说东吴各郡士族才是。”
于吉却说:“还是我去吧,那里我门生故吏无数,且信道者众多,料有人肯响应我等,你年轻,坐镇中央的事情还是交给你吧。”
心想着,自己怕也没有几年可活,不如奉献一身。
那么联络员呢?
八州叛乱这么大的事情。
谁来负责联络。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