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239.沉沦美色(二)
来自西北方向的寒风,越过洛阳城高高的宫墙,轻轻吹在刘备娇嫩的肌肤上,不一会儿就吹得又干又红。
坐在端门凉亭之中,等待面见帝姬的刘备,对这种微不足道的小事浑不在意,但在子龙的眼里,刘备是要去拜见云台殿的那位贵人,可不能失去体面,于是问向服侍她们的小黄门。
“有没有敷面用的胡粉,我为侍中梳妆打扮一番。”
小黄门当即愣住,盯着刘备那张完美无瑕的脸庞,打量许久。
“侍中竟然没有粉饰?”
粉饰一词,在一千八百年后,大约是指把一件不好的东西修饰成好的。
但在汉代,“粉饰”可是出门见客的大事,无论男女面见贵客,都需对自己涂脂抹粉一番。
《后汉书·李固传》:“固独胡粉饰貌,搔头弄姿。”
《三国志·周瑜传》:“故将军周瑜子胤,昔蒙粉饰,受封为将。”
虽然这里用了“搔首弄姿”这样贬义的词汇。
但李固不是什么奸臣,而是与胡广并列三公的当朝太尉,一代名臣。
连这样一位忠肝义胆的公族大臣都要粉饰自己。
侍中、中常侍就更不必说了。
汉代作为历朝放假最多的朝代,甚至有专门的假期,供公卿修饰仪容。
后来,周瑜的女儿,受封为将,还要对自己粉饰一番。
所以,小黄门才觉得意外,竟然有素颜面圣的,这是何等的无礼。
至于为什么要粉饰?
因为白啊!
战国秦汉的审美就是以白为美的。
《战国策》中说道“好色”二字,多半就要和美白有关。
《史记·张丞相列传》中就有提到肌肤雪白而得宠的事情。
《汉书·佞幸传》中载有:“孝惠时,郎侍中皆冠、贝带、傅脂粉。”
汉惠姬身边涂脂抹粉,供她嬉戏陪睡的近臣,简直不要太多。
不过,刘备那张脸比剥了壳儿的鸡蛋都白,确实不需要粉饰。
刘备的白,比有些人涂了粉都要白。
已经白到了一定境界。
因此,小黄门左丰也是看了很久才看出来。
“小的这就去拿上好的胡粉来。”
左丰朝省中方向看去。
《汉官仪》有云:省中皆胡粉涂壁,画古烈士。
胡粉并不只是妆容的道具,也是药材和画师们的颜料。
在皇帝住的地方,人也好,物也好,各种物件都需要胡粉来“粉饰”。
胡粉这东西,在需要“粉饰”的大汉帝国,那真是一点儿也不缺。
“且慢。”
刘备正想阻止她。他本想说胡粉这东西是铅制的,那东西有毒,他不需要涂抹。
子龙也有子龙的一套理由,她按住刘备说道。
“主公未来要位列公卿,这些事情就让这些下等人去做。”
赵云这话说得直白,丝毫不顾及小黄门左丰的颜面。
刘备也是大吃一惊。
“什么下等人,子龙你在说些什么?还不快向左黄门道歉?”
“可她一个阉人……”
赵云也是一怔,这才发现自己失言了。
刘备也发觉子龙有些变化。
近来,与她结交的富家千金,不是汝南袁氏的老牌公族,也是沛国曹氏这样的新兴士族,尤其是近期,袁术常派人送她华美衣服与酒食,赵云毕竟年轻,受不得腐蚀,不由自主地把自己代入到公卿门阀中的一员,把自己当成了公族,险些失了分寸。
“还不道歉。”
“我……”
有道是,由奢入俭难。
可真要她赵子龙对宦官这种残缺者道歉,实在难!
左丰露出一副体贴的笑容:“侍中莫要再责怪寺吏,赵寺吏也是有口无心,咱家本就是一个残缺之人……”
正所谓,阎王易见,小鬼难容。
别看她一副善解人意的样子。
左丰这等小鬼,嫉妒起来,可是连卢植都能扳倒。
区区一个赵云,她有无数下三滥的手段。
刘备那看不出左丰恼火了,他鼻子很灵,立刻就闻出左丰的气息变了。
绝不会自认为是主角,就敢随意对人,恣意妄为,当即起身,对左丰行礼。
“子龙年少轻狂,请黄门勿要怪。日后若有需要,可派人到步广里。”
“哪里。”
左丰是个投桃报李之人,知道刘备是帝姬身边的红人,看到刘备对自己这般热情,也是转身还了一礼:“面见帝姬,盛装以待,可是态度问题,侍中虽然得宠,但须知主上喜怒无常,莫要在礼数上出了差错,叫何皇夫抓到跟脚,近来宫中以有传闻,说帝姬腹中胎儿与侍中有关。”
这让刘备自省。
莫不是近来,自己太过高调,被有心人注意到了?
“子龙。”
“是。”
“以后不准和袁术来往了知道了吗?”
赵云深吸一口气。
“知道了。”
但她心里却觉得袁术也不是什么坏人。
……
……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