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231.冤家路窄(十一)
黑夜之下,群星黯淡,只因一团乌云把月光遮住。
于是灯火在漆黑的大地上,越发显眼。
气氛剑拔弩张,张姬与郑玄谁也不让谁。
蹲在篝火前,啃鸡翅的纪灵已经眼巴巴地盯着两人停下动作,心眼提到嗓子上。
只有卢植哼着北州歌谣,低头拿起串子,烤起鸡腿,没心没肺笑嘻嘻的。
一副道家中人,优哉游哉的样子。
在她看来,袁术杀了十几只鸡,就为了几十根鸡翅,实在浪费。
“欸,郑老师何故如此啊。”
袁术夺过郑玄手中酒碗,便一脸嬉笑,看看郑玄,又看看张姬,似乎是要做和事姥。
她见郑玄一脸的不开心,两人依旧剑拔弩张,便盯着这碗酒水嗅了嗅,却是把这酒水一饮而尽,把碗一翻,未有一滴酒水流出,看得郑玄连连摇头。
“五石之祸,根源于张姬,此事与你何干,何故强为她出头?”
袁术也忍住平日专横跋扈的脾气,挤出磨炼了三十多年的官场标致性笑脸,毫无架子地说道:“今日张姬应我之邀,为国谋事,我若不保下她,此事若传出去,徒惹人耻笑。”
《后汉书·袁术传》记载:“少以侠气闻,数与诸公子飞鹰走狗,后颇折节。”
《汉纪》记载:游侠之本,生于武毅。不挠久要,不忘平生之言,见危授命,以救时难,而济同类。
在史书里,袁术虽不是为国为民之人。
为人卑鄙无耻,贪婪好色,率领群侠,劫掠百姓,窃州据郡,自立为帝。
被孔融称为,冢中枯骨。
但至少还有几分侠气在。
不然,纪灵等人也不会誓死追随袁术,为她避祸消灾。
篝火忽上忽小的摇曳,袁术又盯着手中一干二净酒碗,说道:“何况,您姥人家未在纸符中加入五石散,连我都闻得出来,烧出来的气味只有草木灰,您又哪里骗得过张姬?”
郑玄冷哼一声,不想和袁术说话。
她出身寒门,在马融身边,见惯了见识短浅的肉食者。
对袁氏的印象一向不怎么好,尤其袁术的风评还有“路中悍鬼”这个致命标签。
这种人渣,就是被廷尉府关键牢里,等待秋后问斩,百姓怕是能从今年除夕笑到明年冬至。
张姬也责怪袁术,“我自然知道这里没有五石散,我与郑老师的事情,也不须你插手。”
若是过去的袁术一定会立刻发火,“我都礼贤下士了,你怎么还不感激涕零,跪在我面前叫一声主母,奉我为恩主?”
在汉代,领了谁推荐的官职,就是那人的门生。
这套恩主与门生的游戏,汝南袁氏已经玩了几十年。
但有了几十年官场磨砺的袁术,只是用肩膀碰了碰张姬的肩膀:“都是世家出身,各玩各的圈子,你也不想你和我一起的事情,传到孟德耳中吧?”
共同利益是比门生故吏更牢固的纽带!
“你!!”
篝火前的张姬,又惊又怒,握紧拳头,如同被抓住尾巴的小狐狸一样,无处安身。
她向来知道,在谯县有苦日子经历的阿瞒,是个勤俭节约的人。
和喜好华美服饰,渴望阶级跃迁,向往坐上楼桑车驾的刘备,以及乐于游走于各宫美人之间,享受后宫奢侈生活的孙权不同。
曹操最讨厌的,就是袁公路这种百姓人相食,却还在宫殿里吃肉吃米,左拥右抱,奢侈无度的淫棍。
唯恐自己与袁公路在一起的事情,被曹操知道。
若不是她找张角的这件事情,不想被孟德知道,会毁坏她在孟德心中的形象。
她才不会与袁公璐这等放荡的狗东西结盟。
“哼!”
“生什么气啊,我和你是同一战线,这件事情若是传到孟德耳中,我天打雷劈!”
张姬知道自己和郑玄没什么好谈的。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不是你愿意和她沟通,她就愿意理解你的处境。
人更乐意站在对自己有利的角度去讨伐别人。
张姬无法理解郑玄当时在《周礼》中标注“五毒”的处境。
郑玄也不理解张姬当时在《本经》中标注“五石”的处境。
纵然两人各自说出,当时她们注释经典的本意,但成见在心,
能够消除成见的办法只有一个。
那就是彻底在身心上击溃对方。
威胁与恩惠的软硬之道,总有一个办法能够击溃别人。
张姬出身在南阳大族,向来知道这些为官做事的门道。
但她讨厌这种门道。
要她和郑玄玩起这些流行了三千年的人情世故,那比杀了她还难受。
而郑玄也坐惯了儒门至高权威。
内心深处,更有着“以儒学思想,指导医学”的傲慢。
就算她是儒门千年一出的圣贤,遍注经典。经学成就全无古人。常年的歌功颂德,也不免飘飘然,有了些许权威的架子。
“我以五石治病,这是做过实验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