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223.冤家路窄(三)
黄昏,愁云惨淡。
第一声钟鸣响起,百姓家家合门,户户祈祷。
于井前祭祀冬神玄冥与北帝颛顼。
《礼记》上说:北方之神,其帝颛顼,其神玄冥。
玄冥是寒冬与死亡之神,老百姓祭祀玄冥,还说得过去。
颛顼又是什么神?为何与玄冥一起祭祀?
蔡邕在《独断》上说:疫神帝颛顼有三子,一子在江水作疟鬼,一子在若水作魍魉,一子作小儿鬼,住屋角,吓小孩,害人生疮。
颛顼是瘟疫之神,而且是瘟疫母神。
虽然到了唐宋之后,颛顼贵为五帝,乃是上古贤哲,又有道教册封新的瘟神。
瘟神之祖的帽子就从颛顼头上摘掉。
但颛顼这位北帝至少在东汉末年,是恐怖且残暴的瘟疫之神。
在瘟疫流行的时代,不祭祀颛顼,又祭祀谁?
……
……
“颛顼保佑,玄冥保佑,莫要让瘟疫降临小老儿一家。”
“小老儿,愿倾家荡产,祭祀尊神,只求尊神保佑。”
城南,暴室大街。
三百名市民,正带着她们染上天花的亲人,对着一口瘟疫之井朝拜。仿佛这口水井变成的神明化身,正在举行一场盛大的祭祀活动。
她们秉持着“打不过就加入”的朴素胜利思想,
各个头戴疫鬼面具,甘愿做疫神帝颛顼的奴仆,仿佛自身也变成了瘟疫化身,可以百病不侵,看起来无比荒诞。
通常,我们认为所谓八百万神明,每年进行奇怪的祭祀,此乃东瀛独有。
实则不然。
曹操的好朋友,间接害死曹嵩,导致徐州屠杀惨案的应邵,应大儒,她便在《风俗通义·怪神篇》里,就曾借鲍鱼,写过汉代百姓造神,拜神,毁神的全过程。
一个富商在沼泽里放上一只鲍鱼。
见识浅陋的百姓,见到鲍鱼就当成了神仙供奉起来,说它能治病。
然后,连续多年,都在进行不可思议的献祭。
拿走这只鲍鱼,证明它没什么神奇,百姓自然就不再相信神明存在。
这口井,大概也符合这样的逻辑。
传说,只要喝了这口井水的人,无论是谁都会得瘟疫。
因此,百姓们认为这口井中,寄宿着颛顼帝的化身。
每到冬至都会在这口井前,对其进行血食祭祀。
自帝姬刘宏继任皇位以来,这种祭祀已经进行了十二年。
以往在京城发生这种事情,必定会有胆子大的儒生,亲身证明,井中并无鬼神。
不仅要把石头丢进井里,证明里面没有鬼神。
儒生们更会大起胆子,当众烧起开水,再把开水服下,证明井水无害。
然后把主持祭祀的祝由,拉到官府,让县令对其逼供,让她吐出所有的金钱。
但是这次,无神论的儒生失算了。
饮水三天后,她就病倒了。
而且病得很重,满脸是花,看起来气息奄奄,大概没几天好活的了。
她先是全身发热,然后出现痘疮,疮口流出脓血。
她这位无神论者,现在已经皈依了。
因为她从未生过这样的怪病,她已经毁了容,被夫君一脚踹开。
她觉得自己生不如死。
“求尊神宽恕晚生,求尊神宽恕晚生,晚生有罪,晚生有罪啊!!”
就这样,一个铁骨铮铮的无神论者,在疾病的折磨下,相信鬼神存在。
哪怕是985学堂,那些能把伟大导师经典,赤色理论变化,倒背如流的唯物主义教授,一旦面临疾病也会有思想危机。
人在绝望时,可以信仰一切。
……
……
井中神的祭祀,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面目全非的儒生,忍着全身的刺痛、高温以及疲惫,手持绢书,念诵自己写给井中神的“谄媚之言”。
排除掉,那些明知牺牲自己,可以为子孙后代谋福利的伟大红色烈士。
绝望的人在丧失一切的危机中,大都毫无尊严可言的。
她为了活下去,愿意成为神明的使徒,为神明散布伟大的恩惠。
然而,比起温柔善变的士族儒生,大汉帝国的朝廷,才是出了名的不信鬼神。
《史记》、《汉书》……
酷吏们焚烧祠堂,毁灭邪神的故事,《后汉书》里没有五篇也有十篇。
亭长带着几十个身穿木甲的役卒,凶神恶煞地来到水井之前。
手里拿着焚烧神像用的火把,身后的役卒提着好几桶胡麻榨取的油水。
一百多年来,不知有多少神明祠堂,就是被这两样东西,烧成了焦炭。
所有伟大的神明,只要不是人类,都要畏惧人类的火焰。
祭祀井中神的百姓,一个个连滚带爬地逃跑。
连那儒生也被按在地上,乱刀处决,然后拖到城南乱葬岗里,就地焚烧。
“不要带走我女儿,不要带走我女儿。”
“你们这些天煞的役卒,你们不是人,你们不能这样对待我的女儿。”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