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216.认真的袁术(四)
车驾在洛阳的马路上,走了小半个时辰。
袁术傻眼了。
车卡在半路,走不出去了。
走不出去,倒不是因为谁不长眼睛,故意挡了袁术的路。
毕竟整个御史台大到御史中丞韩馥,小到御史桓典,全都是袁氏的门生。
走不出去,不是袁术一个人走不出去,而是大家都走不出去。
就很单纯一件事情——堵车了!
……
……
汉代堵车吗?
堵。
自从汉武帝大力发展马业,要求各地的亭驿都要饲养母马,以充实军备。
这就埋下了堵车的伏笔。
堵车就成了长安与洛阳等大城市的潜在病症。
汉代堵车严重吗?
严重。
严重到需要在“盐铁大会”,这种指导国家经济工作方针会议上,专门拿出来探讨,制定相关的政策。
御史大夫张汤,亲自下场为“限车令”背书。
毕竟,汉人性格要强,有路怒症。
汉代怎么治理堵车?
加税!
车马税都加到了成本价格的十分之一,可以说你用一千钱养马,还要拿一百钱交税。
直接能把普通人加税到破产。
可是加税治理堵车有用吗?
没用!
能买得起的车,平日上班坐车的,都是什么人?
按照《汉书》和《后汉书》的记载,俸禄百石以上的官员。
都是当官的,大部分都是宗族出身。
当官都是兼职,谁家没点儿主产业做经济支撑?
你加再多的税,在人家身上那就是九牛一毛。
于是,到了西汉晚期,堵车成了一件常事儿。
那么,东汉堵车情况比西汉如何?
比西汉还糟糕!
因为云台二十八将以及开国六大家族,如马援、吴汉等士族豪强,好些个都是马商出身或者干脆就是当地畜牧业的巨头。
所以,地位大大提高的商人豪强,也加入到了堵车大军的行列。
《潜夫论》就有了这样的记载:“今举世舍农桑,趋商贾,牛马车舆,填塞道路,游手为巧,充盈都邑。”
都邑就是洛阳。
洛阳都快爆炸了。
……
……
袁术不是没经历过堵车。
她是从小堵到大,从乘客堵成车妇的。
作为“路中悍鬼”袁长水。
袁公路这个长水营校尉,未必知兵,但她一定知路。
不知路,她还飙什么车?
她从来都知道洛阳什么时候堵,什么时候不堵,哪条路早上堵,哪条路下午不堵。
所以她的车驾总是开足马力,以最快速度达到目的地。
百姓看到这么生猛的车驾,哪会不喊一句“这么强悍,怕不是赶着做鬼投胎吧?”
然而眼下袁术也只能闭目眼神,调整心态。
就如当年母亲袁逢告诉她的那样。堵车的时候要心平气和。
因为这次就连袁术都失算了。
平日里,从不堵车的千秋街,现在堵成屎了。
而且,一时半会也解决不了。
因为出人命了。
“混蛋你敢撞我车!”
“臭丫头,还不是因为你要抄我的道儿。”
“你看,你把我家的小马给撞伤,我要你赔半年的饲料。”
“你她爹是瞎子吧,明明是它自己撞上去的,你要我赔,我还要你赔呢!”
“你赔还是不赔?!”
那人露出黄绶铜印,看印上龟形雕刻,竟然是个六百石的小官。
果然在城北,撞个马车都能撞出个副县长。
“有铜印黄绶了不起啊,住城北的,谁家没个铜印啊,瞧不起谁呢!”
说着那人也露出自己的铜印黄绶。
“今年上计考核,我这铜印可是要换银印的!”
汉代之人,游侠之风盛行。
庶人腰配短戟,官吏腰戴长剑。
当街拔剑决斗不是没有。
条件够了,连天子都当街杀给你看。
“你赔不赔吧。”
“赔你爹个头!”
那人一剑刺穿马匹的脖子,
“直娘贼,你敢拔剑杀我马,我也杀你马!”
顿时,双眼通红,厮打在一起。
两个平日里温文尔雅的官员,你踢我一脚,我刺你一剑,你砍我一脸,我骂你全家。
当街展开殊死搏斗。
“砍,砍她脑袋。”
“刺她大腿,她下盘不稳。”
“插她双眼,插!”
“别用剑,用拳头,是好女人就用拳头打,别用牙咬啊!”
其他被堵车耽误行程的官员,难得见到这么城南的格斗风格,一个个化身拱火老姐,分成两派分别给两人加油。
“别打,你们都别打了。”
“都是我的错!”
“是我的牛车走得太慢,挡了你们的路,你们都别打了。”
徐州来的大商人糜竺想要把两人分开。
这次堵车纯粹是因为她运货的牛车,车轮在马路上坏了,没法行动。
她哪想到,竟然会闹出血来。
“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