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才不要继续和崔州平腻歪下去。
虽然崔州平长相俊美,身材健硕,晚上也很守规矩,没什么睡觉磨牙,打呼噜、口臭之类不良特征。爱洗澡爱刷牙,十多个夜晚的同居,相互之间越来越有好感。
可刘备总觉得再这样下去,自己可能就要触发“人夫结局”。
历史会发生改变,女尊的世界就不会再有汉昭烈帝这个人。
博陵崔氏的族谱上会多出一个叫做刘玄德的正室。
曹魏政权会提前几十年统一天下,曹老板就有精力调头向士族地主和胡族开刀。
但不知为何,刘备总觉得这件事情不会发生。
如果群众史观认为,英雄来自于群众,倒下一个,还会站起一个。
换而言之,不消灭一整个阶级,那个阶级迟早还会出现第二个“代言人”。
假设历史的走向是既定。好比自己就算不做崔州平的正室,也会有一个士族阶层的异性,去做崔州平的正室。
会不会,自己不去成为这个枭雌。多半会存在另一个汉室宗亲,代替自己这个刘备,成为三国时代的蜀汉英主。
不知为何,刘备的脑袋里出现了一个女人的面容。
——堂姐刘德然。
她也是中山靖王之后,擅长剑术,双臂够长,性子也温和,也是卢植老师的弟子。
只是太过忠孝,不善权变,和“演义版”的刘备有相似之处。
一想到堂姐刘德然,穿着草鞋,扛着草席,到涿县摆摊,看到两个猛人正在打架,于是出手把关羽和张飞分开。姐妹三人说起国家大事,都有从军的打算,热泪盈眶,开始桃园三结义。
此时刘欢老师歌声响起:这一拜~春风得意~遇知音?
刘备怒了!真的怒了!
关羽和张飞是我的!
四年后的涿郡,无论如何也要拿到关羽和张飞!
为了拔掉娘化结局的旗子。
刘备决定暂时放弃挣扎,靠在崔州平地怀里,扬起脸蛋小声抱怨。
“那个,能不能停一停啊,州平姐。这十几天,榻都震断了三张,这样下去我会死的……”
岂料崔州平才是积累怨气的一方。
她冲着刘备的脸蛋,狠狠咬了一口,才回答:“到底谁才是要死的那个,白婆婆都说了,每次都是我先昏的,而且,你……你不是一次都没……”
刘备捂住崔州平的嘴巴,低着脸庞,小声说道:
“不要说出来啊,州平姐,总觉得好丢人。”
是的,刘备和经历九九八十一难,与众多女妖过夜而保持童身的唐僧一样,非常迟钝,一滴未漏,依旧是好人家的男孩儿。
这就导致,崔州平和西天路上的女妖怪一样,对他抱有强烈的征服欲。
几乎每天晚上都会对他发动奇袭,让他苦不堪言。
可刘备心中依然惦记着白珪姐。
一想到公孙瓒那张帅气的脸庞,还有带他骑马兜风,驰骋平原的那段回忆。
他就不禁懊悔,早知道走前就先把这事儿解决了。
“到底该给白珪姐回点儿什么呢?”
刘备从袖中拿出一封缝合过的家书。
文笔不通顺,字体也难看,一看就知道是个不通文墨的土豪。
刘备稍微翻译的一下。
大致的意思是【没有一天不想你的,等我和丘力居打完这一架,我就会骑马去洛阳接你。】
这是白珪姐写给他的。
家书是用缣帛做成的,来自涿郡,有家乡的味道。这是老家特有的墨水。
因此他没什么疑问。
唯一有疑点的是,署名是涿郡太守刘其,是卢老师的好朋友。
为什么一封家书,署名是涿郡太守刘其,刘备问过牵招。
牵招支支吾吾地告诉他,原信是一封送往洛阳的军报。
家书的部分,则是附带的。因此两封信就写在一块。
汉代的文书,用缣帛的多,用纸张的少,要到东晋纸张才有大发展。
书写文字时,要从专门的布帛上裁剪下来。
关于军机大事的内容,已经被裁剪了下来,送往洛阳,只留下家书部分。
这是牵招按照乐隐与卢植的吩咐做的,为的是避免刘备知道得太多,陷入危险。
军情的部分,刘备不想知道,按年代也大概猜得出和鲜卑人、乌桓人有关。
公孙瓒的前半生都是在和鲜卑、乌桓作战。
她早年最有名的事迹,便是带着几十个骑兵,出去巡逻,遇到了几百个鲜卑骑士,大喊着:“不主动攻击她们,我们都要死完。”
于是带着几十人,从几百人的包围里杀了出来,吓得鲜卑人不敢轻易入汉。
另一个,就是乌桓人把公孙瓒的画像钉在一个靶子上,射中了就高喊“万岁”,看见公孙瓒的白马一定会主动撤退。
关于公孙瓒会不会前往洛阳。
刘备可以拍着胸脯说:确实会去!而且白珪姐还会成为太尉刘宽的关门学生!
因为不久后,涿郡太守刘其就会因为地方派系上的斗争,而被污蔑为反贼,押送洛阳。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