轰隆一声雷响,国丈闪亮登场!
刘备听过这个名字。
在三国里,这胖女人是董卓的手下,汉献帝的岳丈,后来跟随曹操,担任车骑将军,是衣带诏事件的发起人,曾经拉着刘备入伙,刺杀曹操。
因为这家伙手下有个老六,看这造反流程也走得差不多了,该举报变现,刷一波功绩,于是来到司空府,敲敲丞相大门。
那正摸别人老婆屁股摸得爽的曹操得知此事,屁股也不摸了,女人也不睡了,提好裤子,左边夏侯兄弟穿睡衣,右边曹洪曹仁裹浴巾,大手一挥,杀!给我满门诛杀。
就没然后了。
刘备就是因为她,和曹老板喝完新婚交杯酒后,许都的房产和菜园子也不要了,徐州也不要了,净身出户,孩子老婆都留给你养,投奔袁老板打零工去了。
没想到,会提前二十年相见。
而且还是为了老父奔丧?
“只怕奔丧是假,征兵是真,董太父在朝,陛下暗弱,不知害死家乡多少女丁,浪费多少钱粮!”
邢家一个女郎捂着嘴巴,背地窃窃私语,大伙都瞪大眼睛,这可是西凉军出身,一般人这样说话,董承一挥手,早就被不挑食的西凉军女战士,拖进小巷子里嘿咻了。
董承听了,也不恼火,一脸享受,只因为这人是河间邢氏嫡女,而大儒邢庸在此,于是向邢庸使了一个意思意思的眼色,您看着办吧。
果然,大儒邢庸一见董承那意思意思的眼神,马上摆出一副铁骨铮铮,正义化身的模样,沉声说道:“还不向董将军赔罪!”
但紧接着,又把眼睛一眯,赔了个假笑脸:“哎呀,董将军,孩子还小,莫怪啊莫怪。”
“什么狗屁将军,区区一个别部司马。”那嫡女跳了出来,一副悍不畏死的样子。
“董氏当了皇亲国戚,就知道祸害老家人。”
这话明里说的是董氏,暗里也是指责帝姬出身河间郡,整天就知道上男人,而且一上就是九个,采阳捕阴,游泳池工程,一点儿不把河间郡里窝在土房子里吃糠咽菜的母老乡亲当回事情。
大伙忙着一起伸手,把这位嫡女的嘴巴堵上,免得这嘟嘟囔囔的碎嘴小娘子,把一家人说得全都挂树上。
抄家绝户,把士族挂树上,那是西凉军的老本行,十年后,从周圣人开始营造的千年古都洛阳,数百宫殿,可不就是毁在西凉军的一把火里?
胖女人董承看见母老乡亲对自己这态度,这评价,心里也不是滋味,也不否认,她承认老乡们讨厌她,但她问心无愧。
因此,她拱手朝着太阳下山的地方,也就是东京洛阳那边的方向,说:“保家卫国,抗击西羌,这是咱们河间人的福报,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太父是帝姬生父,太父临朝与十常侍同为帝姬分忧,河间人应该体谅朝廷才是。”
说着,董承摇头叹气,又朝着邢庸行了赔罪礼,算是告诉对方,自己不会因此报复邢氏。
邢庸拍着喂过六个孩子,最近已经完全下垂的一对奶油袋子,松了口气,我们士族的骨气和面子算是保住了,甚至有些窃喜。
站在卢植身后的刘备,听她们这样对话,又扭脸,看了看军队,才发现后面跟着好些穿粗布衣服的农民,一个个垂头丧气,生死不知,农民后面还有大量的马匹,立马想起小乞丐的那首痛恨征兵的歌谣。
这才知道,董承大概率是借着奔丧,来为西凉军征兵征粮的。
西凉军是汉羌混搭,常年与西羌作战,军粮供给主要依靠黄河两岸,兵源主要是凉州地区的羌族部落与汉族流民,既有头上插毛的少数民族,也有头上包布的汉族人,但西凉也就几十万人口,因而经常在并州、冀州、幽州这些盛产马匹的州郡买马。
所以征兵也是顺路,新兵都是杂役,总不能自己做这种押送粮草的杂活儿吧。
河间郡今年大丰收,又是董氏故土,不征河间郡的丁粮,征谁家的丁粮?
征羌是国策,卢植也不想和董承多说话,两只手放在背后,点头说道:“既为国事奔走,为帝姬分忧,又为老父奔丧,我也不宜招待,你既肯拜见我,你我也算认识了,若日后还有机会,可坐而论道。”
董承能得卢植假笑就很开心,拱手笑道:“能叫卢老师记住,便是我董承的福分。”
转头正要离开,忽见卢植身后一道红袍身影。脚步一顿,上下打量,左右观察,见到刘备貌美,立刻看直了眼睛,一张嘴巴张开,口水哗啦啦地流,看到敏感的神经终于有了一丝钝化,这才擦了擦嘴角的口水,靠近卢植一步,小声问。
“这位小哥是……”
小哥?!
女君子邢颙一个箭步,挡在刘备身前,说道:“董承,这是我邢氏的朋友,你这话太羞辱人了!”
胖女人董承恶狠狠道:“邢颙,我和小哥哥说话,关你什么事情。小心夜里被狗咬。”
她刚说完,身后细犬扬起小脑袋,嗷嗷嗷嗷嗷嗷地狂吠。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