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现在是否还赞同公检法人员辞职?
答:一开始辞职那几年,确实倾向于鼓励体制内的朋友走出来,但这两年随着律师执业年限的增加,感触也更多,除非和我一样仅仅为尝试不一样的人生并坦然接受可能的失败,否则不建议轻易辞职。
去年我写了一篇微信文章——“我不鼓励法检辞职做律师的六点理由”,大家有兴趣可以检索看看,算作参考。
问:如果公检法人员想辞职做律师的话出去之前应做哪些准备?
答:我个人的经验,争取多做点案子,疑难复杂的最好,专业能力是我们辞职人的最大优势,对司法权力运行规律的洞悉是我们出来后办案的不对称优势。还有就是调整心态,多用市场思维去看待世界,宽阔自己的胸怀,广结善缘。
问:辞职后案源哪里来?去大所小所?独立还是跟团队?职业方向?
答:如果想好了,我认为这些都不是问题,每种选择各有利弊,每个人的专业背景和城市级别也不一样,没有标准答案,可以先辞职再说,后续慢慢再做考量。
在此我只给一个建议,朋友们辞职后不要有任何依赖心理,身份转变后此前所谓的资源可能也会变化,做好准备尽快独当一面才是正解。
(三)游剑 原云南某检察系统 现某集团监事会主席、监察审计中心负责人
问:为什么而辞职,辞职时间是?
答:2021年8月辞职,辞职原因:一是体制内已看到预期天花板;二是更高的收入;三是更好的发展机会。
问:体制内外对你来说感受的最大不同?
一是踏实感不同:体制内挣得再少,知道明天是什么样;体制外拿得再多,不确定未来会怎么样。
二是内心的自由不同:身体依然忙碌,体制内会因为一件案子、一份证据辗转反侧彻夜难眠;体制外休息日真的是在休息。
三是说“不”的权利:体制内很难说“不”,体制外可以对大部分人说“不”。
问:辞职后一路走来,感觉是否艰辛?
没有预想的艰难,可能我是一个乐观的人。
问:辞职后有没有后悔过?
答:没有,有人后悔出来,有人后悔没早出来,我都没有,体制内的经历至今都是宝贵财富。
问:现在是否还赞同公检法人员辞职?
答:因人而异,大环境而言不是好时机,但危险与机遇向来并存,深思熟虑后遵从内心即可,但友情提醒一点,如果因为体制内不得志而想出来扶摇直上,别预期太高。
三、来自法院系统辞职的先行者们
(一)常东岳,原浙江某法院系统,现上海央法律师事务所主任
问:为什么而辞职,辞职时间是?
答:2014年年底辞职。辞职有三个诱因
一是当时法院的工资实在太低,我在法院工作时发到手只有3780元每个月。
二是审理了一个很难搞的当事人的案件之后突然就厌倦了,觉得法官挺憋屈,没意思了。
三是不想再面对即将到来的司改的不确定性。
最深层的原因:之所以研究生毕业就考公务员是因为毕业当年孩子出生,需要一份稳定的工作让妻子和家人心里踏实,真实的想法是从入体制的第一天就想着以后要辞职做律师。
问:体制内外对你来说感受的最大不同是?
答:体制内是圈养的生活,固然可以旱涝保守,但是必须承受圈养带来的约束,不自由。体制外就是旷野的生活,充满了竞争,甚至残酷到近似于丛林法则,但足够自由,天高任鸟飞的感觉特别好。
问:辞职后一路走来,感觉是否艰辛?
答:辞职后回避期内先到企业做法务,回避期满就开始在经营律所做品牌的路上一路向前。一路下来虽有各种艰难困苦,但是也有不一样的收获,属于痛并快乐着的感觉,成就感远大于艰辛感。
问:辞职后有没有后悔过?
答:辞职之初回避期内的时候常常梦回法院,但是谈不上后悔,只是怀念。毕竟关于法律专业的大多数本领都是在法院期间积累,在法院那些年除工资之外其他方面确实都挺舒服,由不得不怀念。
但是从未后悔过,就像爱上了自由翱翔的雄鹰绝对不会再想回到笼子一样,感受了体制外的自由自在,绝对不会再想受体制内的约束。
问:现在是否还赞同公检法人员辞职?
答:始终认为内心自洽是决定是否辞职的关键因素。现在外面的大环境确实对辞职不友好,但是不友好并不意味着不能辞职。
只要自己想透彻了,能做到不以辞职前后的收入为判断辞职对错的核心标准,真正做到遵从自己的内心,无论辞职与否,都挺好。
问:辞职出来做律师的话,出去之前要做好哪些准备?做好哪些准备才能出去后更从容?
答:我自己在辞职之前没有做任何特别的准备,除了考了驾照。但是辞职之前若能充分了解律师行业的生态,尽可能练出一技之长并找到能够相互帮扶的伙伴,辞职后一定会更从容,因为辞职以后初入律师行业会有强烈的孤独感,有伙伴一起不仅成长的快,还会让内心相对安定。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