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这句话,那个邻居慌忙爬起来,冲到院子里面试图逃走。
可惜,人哪里能够跑过子弹。
秦家明对他后背打了一枪,将他打倒在院子里。
随后,秦家明怕左母还不死,又对准她心脏补了一枪。
正常来说,杀了人以后,枪声很可能被人听见,应该立即逃走。
但秦家明早已抱定必死决定,只是希望死前能够将仇人都杀光,根本不会离开。
秦家明和左雪梅两人就坐在炕上,等左家儿子回来。一直等到凌晨4点多,秦家明才听到开院门的钥匙声。左家的儿子带着酒气,摇摇晃晃回来了。
刚走到院子里面,他就看见有一具尸体。喝酒喝得太多了些,左家儿子还没明白怎么回事,愣愣的站着发呆。
呯,秦家明射来一发子弹,准确击中左家儿子的额头,将他打得脑浆崩裂。
秦家明怕他不死,又对他头上呯呯补了两枪。
见杀了这么多人,秦家明才说:这下子,我这口气才出了!
随后,两人收拾了一些简单的行李,逃出了左家。
没想到刚刚走到门口,突然遇到一个高大的人影拦着门口。
见有人拦路,秦家明以为是来抓捕的民警,抬手就是一枪。
其实,黑影只是对门的一个老人。
这个老人年纪大,睡眠不好。凌晨4点多枪声响起的时候,他已经醒了。
在老人小的时候,东北整天打仗,胡子经常来骚扰,老人对枪声很熟悉,知道这不是放鞭炮。
听到枪声以后,热心的老人来查看是怎么回事,就这样莫名其妙送了命。
两人逃走以后,先是去秦家明的二哥家借住到初一。
发现两人神情不对,秦家明的二哥再三询问出了什么事。
秦家明一句不说,连饺子都不吃,急忙带着左雪梅走了。
他的二哥焦急之下,这才电话给曹忠臣说出事了。
案情很清楚了,关键在于,现在秦家明逃到哪里去了呢?
专案组分析有三种可能:
一是秦家明可能逃向本溪偏岭乡松树台村,乘14点的火车外逃;
二是可能在松树台村的一个哥哥家,暂时躲避;
三是潜回偏岭乡中寨子村的老家亲戚处,暂时躲藏。
专案组一面封锁火车站,一面派人去松树台村的秦家明哥哥家抓捕,一面派人去中寨子村老家调查。
很快,前两路都有反馈,火车站和秦家明哥哥家,没有发现他们身影。
那么,最有可能的就是,秦家明回到中寨子村老家了。
警方派人暗访中寨子村,将他的直系亲属家全部摸了一遍,毫无收获。害怕打草惊蛇,警方命令便衣先撤出村来。
奇怪,秦家明去了哪里呢?
秦家明不会已经外逃,离开辽宁了吧!
这家伙身上带着冲锋枪,又有8条人命,还有什么不敢做的?
为此,专案组上下极为焦急,心急如焚。
就在这个节骨眼上,突然案件又有重大突破。
又有人向警方报告,说秦家明刚刚携带枪支回到中寨子村老家。
报警人叫做刘俊义,本村农民、退伍军人、基干民兵,是秦家明的远方亲戚,也是他儿时的好朋友。
秦家明潜回中寨子村后,没有去舅舅家,也没有去姑姑家,而是走进了刘俊义家。
为什么选择刘俊义家?
这是秦家明的聪明之处。他知道警察很可能去直系亲戚家抓捕,去舅舅家和姑姑家都不安全。
而刘俊义是他远房表嫂的儿子,不是直系亲属,警方一时半会怀疑不到这里。而且刘又是基干民兵,更不容易被怀疑。
最重要的是,秦家明认为刘俊义是他儿时的好朋友,非常可靠,绝对不会出卖他。
但是,秦家明的判断是错误的。
当天下午三点,刘俊义回家时,发现秦家明和左雪梅坐在自己家西屋炕上,傍边还赫然有一把带刺刀冲锋枪。
刘俊义吃惊的问:你们从哪来?
秦家明说:我们从家里来。我们刚上山打兔子,枪瞄高了,没打着兔子,却把一个打柴的人脚打伤了。我们就绕道到这里躲一躲。跑的太乏了,睡一宿觉再走。
刘俊义不是草包,顿感怀疑,哪有大年初一上山打柴的?
看看秦家明两只血红的眼睛,好像几天都没睡觉了。再看左雪梅,一副万分惊恐的样子,坐卧不宁,刘俊义更是狐疑。
他试探性的问:这枪是从哪来的?
秦家明还挺沉着:从桥头守桥的武警战士那里借的。
秦家明一边说,一边随手把刺刀卸了下来,问刘俊义,这枪刺你要不?
刘俊义大吃一惊。他参过军,知道武器对于战士的重要性,哪里能够乱借给别人打猎。况且,就算枪是借的来,你把刺刀送人了还怎么还。
显然,秦家明在说假话,肯定拿这支枪干了什么坏事,躲到这里来了。
刘俊义是基本民兵,明白只要涉枪案件就没有小案。现在秦家明躲到他家来,他知情不举就是包庇罪,恐怕最少蹲个一二年牢房。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