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朝神气散,油尽而灯灭,身尸埋圹野,惊魂一梦摄。”见林阡久久不入状态,和尚立刻帮他回忆濒死之境。
“此是心之灵,包罗天与地,能见不以目,能听不以耳。”由于林阡出道前一直内力低下,摸打滚爬硬底子很强,所以外功方面的易筋经倒不难,难在内气方面的洗髓经,即便无欲清修至少也要费上四五十年的修炼才能了然……但是,漫漫长路再怎么按部就班,遇到拦路石师父总要帮你跳上几跳,“心若能清净,不为嗜欲逼。自知原来处,归向原来去。”
不得不说,有个好师父就是好,众人惊喜地看见,林阡磅礴却杂揉的刀法,被这几句随风潜入夜,慢慢修缮得精湛。
五十招左右。饮恨刀渐渐被这样的林阡干扰,使得渊声的控制力难免有些松动。
但是和尚他忽略了,渊声不是个聋子,他是个天才,和尚再多说几句,渊声即使疯魔了也能跟着林阡一起进入参悟状态……
危不过一时,饮恨刀才刚被林阡抢又再被渊声掳回,暴力打转,血雨腥风,众人不忍再看,再看都快忘了到底谁是刀主。
可惜了那些温和的情和念,终究比不过激烈的恶和血。
林阡想不到,推倒重来了、佛经加持了竟还是抢不回!妙不可言、精益求精甚至脱胎换骨到这地步,几乎把所有心力倾注、赋刀以命,竟还是斗不过渊声的以身祭刀!
抢刀未遂,从无我之境被渊声击飞数丈,摔在栏杆旁被硬生生打得清醒,林阡忍不住又吐出一大口血。
这一瞬,和尚突然不再说洗髓经,而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不可得亦不可得。”确定入了魔的渊声听不懂。
林阡一怔,这不是说“无我”,是在说……“无刀?”
不是刀,是梦幻泡影,如雾如电,因缘而见,本质是空。
原来如此啊,难怪无我之境还不能顺心,因为还有一念执着在刀,若把对这妖邪之物的渴求之心也放空成虚无!?还有,建立在渴求之上的在意、不舍、愤怒……也该摒弃!
好,那便平息胸中这一团火,这被渊声说“这破刀要他何用”被渊声睥睨“弱兵”的在意和怒火,取而代之以清净和慈悲,放空饮恨刀的价值,就当我和它都是去度你渊声的虚无。
那些温和的情和念,当真比不过激烈的恶和血?不,恶血浅薄有形,情念深邃飘渺。
他微笑,与刀相视,如回到学走路时,初生之时,凝聚之时,上次碎裂之时,上次学走路时……往复循环,生生灭灭。
和尚也笑,孺子可教,渊声他作为入侵外物,如何打碎得了这样的一体?
此刻,刀已不是刀,人也不是人。
六十招,饮恨刀基本已经听话,便像个找到父母的孩子,只是被歹人威慑不敢认。
那时林阡回过神来,不再放空一切,随时准备彻底夺回。
饮恨,奴役我或想奴役我,都是我的两把刀而已。
“善于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在刀又成刀、人又变人的关键时刻,和尚立即提醒林阡,越是这样的情况越要淡定。
烈火中浮气如水。
嗯,这样的酒一定更好喝!
林阡保持着最后那一丝理智,决意打一招和以往名称一样、但杀伤无限加强的“上善若酒”。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夫唯不争,故无尤;酒不觉寒暑之切肌,利欲之感情,俯观万物扰扰焉,如江汉之载浮萍。完全相通!
过程中和尚一直低声念咒,期望以慈悲佛法化解林阡自己可能产生的戾气。
一边教,一边学,领悟了:
无我之境,佛门主张破执念,老庄守静笃、同主客,本就可以兼并,
慈悲佛法善念如水,饮恨刀法上善若水,可以重叠,
内修心、外认世,可以归一,
是个人还是众生?和尚他也不得不承认,佛门这洗髓经中,实在有不少道家的体系和世界观了。
电光火石,渊声忽然记了起来,眼前这少年,也和自己比过武——
黑山死地,渊声问他,三局你可赢得了一局,
这少年回答的是,何须三局,命有几场!
谁比谁可怕?就是这样的刀,出道十年,驰骋金宋,缚寒冰,震碎步,慑雷霆,诛清发,断九天,斩雕龙。
这样的刀,对,已经去林阡手上的饮恨刀,此番是代独孤、天骄、吟儿、泽叶、越风、瀚抒、风行……所有打不了或者来不了的年轻高手出征,岂能不胜?以满腔热血杀出这清冷一刀,一边杀一边把刀拿走了。
拿走?如何使得!
强烈的自保以及保护欲,驱使着本就远胜于林阡的渊声,随即动用了全部气力和空前速度去断林阡的路,不是夺刀,而是攻击他这个人,便连旁边虚脱的肖逝和王爷都不管了。
终究林阡不是那样完美无缺,何况这伤痕累累可以说是回光返照孤注一掷的状态下,压根就守不住自己的后背空虚,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