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说在当时,隋炀帝自己昏庸导致了他手底下这么多的忠直大臣也跟着沦落,这是一个时代的悲哀呀。
苏威被打压之后,七月初八,隋炀帝身边最受信用而且还敢讲点实话的另外一位大臣,就是那位樊子盖又去世了。樊子盖一死,隋炀帝基本上是被一群佞臣包围了,这群人只会溜须拍马,光讲好听的,不讲不中听的,报喜而不报忧。天下乱成一团了,他们是视而不见呢。
那隋炀帝更加是采用鸵鸟政策,无心治理,只求逃避,每天自我麻痹,等待一切就绪,赶紧地乘龙舟去下扬州啊——哎呀……看来北方控制不住了,这两京甭待了,退保江都吧。到那个时候,也可以学六朝割据江南。
您说这不是自坏长城吗?灰心丧气,断送江山呢。
右侯卫大将军赵才他还没有领悟隋炀帝的心迹。赵才也是个忠直之士,他自认为久蒙圣恩,难道说我身为大隋的大将军,就在这里坐看亡败吗?哎呀,实在是忍不住了,这赵才斗胆进谏。要不说什么时候都有忠臣、都有直谏之士啊。他见到隋炀帝就说:“陛下,现在百姓疲劳,府藏空竭,盗贼崩起,禁令不行啊。请陛下不要去江都了,还是赶紧地还归西京长安城安抚百姓。臣虽愚弊,敢以死请啊!”我虽然没什么材料,但我豁出我这条命去了,望陛下回去吧!
“啊——嘟……”隋炀帝“嘟”都说得没底气了,烦死了,怎么现在还有人劝呢?“把、把、把、把这赵才给朕关押起来!关押起来!”
关了好几天,等到隋炀帝气消了,把他放回家去。
就在这个时候,又有人上书进谏。谁呀?建节尉任宗,任宗上书极谏呢:“陛下,您不能去江都啊!去了江都,恐怕一去而无回!”
隋炀帝这个气呀——建节尉也就是正六品啊。正六品都敢跟朕在这里叫板呢!“给我杀!”隋炀帝这下子毫不留情了,“当众杖杀!”拿棍子把任宗活活打死了,
您就想隋炀帝现在都已经暴虐到什么程度了。
这时,基本上其他事物都已经准备充足了。七月甲子日,就是七月初十。隋炀帝正式下达了巡幸江都的诏令。留越王杨侗留守东都,任命太府卿元文都、检校民部尚书韦津、右武卫将军皇甫无逸、右司郎卢楚等等总留后事。就这一批留守东都的官僚都是关陇勋贵、北方人呢。
这边一下达诏令,完了——皇上要离开了,要去扬州了,扔下咱不管了。这一下子,东都洛阳上下人心浮动、谣言四起呀。很多北方人,不但是官员连那些乐工,什么耍杂技的呀,宫娥采女呀,都不愿意跟着隋炀帝往南走啊。
当时就有这么一个故事,说有一个乐工善于吹笛。他的父亲老迈,瘫卧在床。这乐工就被隋炀帝征召要到南方去了。所以,在家里头天天地练笛子。得给隋炀帝吹呀。父亲老迈卧病在房内,就听到这个曲子了。在里头就说:“孩儿啊,你吹的是什么曲子呢?”这个乐工就说了:“乃是宫中新翻之曲。”宫中刚刚谱出来的。敢情这个乐工的父亲是个老乐工,也会音乐,懂音乐呀。一听,就说了:“宫曰君,商曰臣。此由宫声,往而不返,大驾东巡,必不回矣!孩儿啊,你别跟着去了。你就告诉他们你得病了,走不动了,留在家中。否则的话,一去不回呀!”
当时这个故事在东都流传甚广,很多的宫娥采女一听,全掉眼泪了,她们不愿走。但是,不走不行啊。她们一个哭哭泣泣就挽留隋炀帝。
隋炀帝也明知此去估计也回不来了。但是,杨广人家还安慰这些宫女呢,还故作多情地题诗一首,说:
“我梦江南好,
征辽亦偶然。
但存颜色在,
离别只今年。”
——我呀,梦到江南好了,比这里好多了,梦见琼花了嘛。你们跟朕去看一看,绝对不枉此行啊。
把这首诗就赐给这群宫娥了。宫娥一看,要它干嘛呀?我们的命都没有了呀!
那这时,杨广的从行人员各就各位了,有宗室皇亲、后妃宫女、文武百官、僧尼道士……还有大批的骁果禁军。身边靠山王杨林、宇文化及等老臣伴驾。天保大将宇文成都亲掌羽林军护驾而行。简直把整个朝廷全都搬出了东都洛阳了。
眼看要登龙舟了,“陛下——”
杨广心说:谁呀?回头一看,都不认得这人是谁。
有人说了:“陛下,此乃奉信郎崔民象。”
奉信郎?隋炀帝一听就烦死了。从九品!最低的品呢。“他要干嘛?”
这崔民象跪倒在地,以盗贼充斥、四海土崩为由上表劝谏隋炀帝:“陛下要以社稷为重,不要巡幸江都啊!”
哎呀……隋炀帝恶心死了,朕马上要登龙舟了,谁要他在此聒噪!“来呀!把这崔民象给我斩了!”
一声令下,把这位忠臣“咔嚓”了,当场斩杀。
把这隋炀帝气得——此乃不祥之兆啊!马上登龙舟了,给我哭哭啼啼!“登舟!”登上了龙舟!然后吩咐一声,龙舟开动,直奔江都。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