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懂一二。这营寨布局看似循规蹈矩,但是各个几点都有要人驻守。他们身上都似你一般,必然是看重之人。”
姜维一放松,下意识卖弄起来。
“这说明布阵的主将比较在意哗变,这种布置遇到袭击能很快安定下来,明智之举。况且我还看营寨之间的间距留的较为广阔,想必这里定然有一队骑兵待命,四处支援。”
说完了,姜维立马就后悔了,言多必失,在别人的营中大放厥词。
“你说的很不错,我们将军要是听到,一定会很高兴。”
亲卫则是拍了拍他的肩膀。
“那就看到这里,你也该回去消息了。”
姜维连忙点头,逃一样跑了。
而这名亲卫一转身来到了主将营中。
“父亲。”
赵广对着赵云说起了刚才的事情。
“难怪张府君叫我们注意此人,看来确实有几分才能。还好他没挑我的毛病,不然可真要敲打他一下了。”
赵云轻敲桌案。
“不过他说的也对,我太循规蹈矩了。如今有兵有将,我布阵还这么畏首畏尾,确实是不应该啊。”
“父亲用兵向来稳重,怎么能叫畏首畏尾。”
赵云看着儿子,突然想起了什么事情,无奈的开口。
“张府君第一次见我的时候,他问我一个问题,问我一个人一匹马能不能百万军中来去自如?”
“张府君怎么这么问?”
赵广顿时觉得张裕当时的思维是天马行空。
“他说他认为我用兵应该是一往无前,斩将夺旗。为父哪有那种能力?”
赵云摆摆手。
“我是有几分武艺,不逊色二爷三爷, 但也不代表能像他们一样是万人敌啊。最主要的是,这个姜维是第三个说我用兵稳重的人,我有时候就会在想用兵稳重到底是不是好事了。”
“第三个?”
第一个是张裕,那第二个是谁?
“诸葛先生,他倒是欣赏我用兵的韬略,只是我也确实高兴不起来啊。”
父子二人闲谈一番,倒也有一番乐趣。
张裕强调了姜维这个名字,手下各路大神自然或多或少都会关注一番,赵云简单试探一番,给予了小小的认可,没怎么为难。
但是进了阳平关,入了汉中,姜维就已经感到自己的压力大了起来,感觉好像所有人都知道他是谁,甚至还听到有人窃窃私语。
“他就是那个汉阳姜伯约?看起来倒不是绣花枕头。”
姜维只能求助的看向孙乾,他感觉自己像进了什么贼窝一样。
“伯约贤弟宽心,没有什么大碍的,见到张府君就好了。”
孙乾带着姜维一路来到郡守府,继续享受了一路的注目礼,走到大厅的时候才松了一口气。
坐在主座三十多岁的男人,想必就是张裕了。
张裕此时正在盯着一份公文,眯着眼睛看了半天,倒不是字写得小,而是古人写文章都喜欢说废话。以后自己是不是提倡一下,公文化简行动,直接谈事情,别水啊。
看到姜维来人,他才眼前一亮,慢慢起身。
姜维则是先他一步,赶紧行礼
“姜伯约见过张府君。”
张裕不论皮囊还是气度,比起马遵强的不是一点,姜维对马遵多少是有点看不上,看到张裕则是恭恭敬敬。而且一旁陪同的男子也是器宇轩昂,容貌伟岸,一看就不是凡人。
“这位是汉中郡丞诸葛孔明,可以称呼他为诸葛先生。”
张裕简单介绍一番,姜维也是连忙行礼,众人落座,孙乾则是先行告退。
“府君,在下此次前来为的是您所倡议之事,我对于汉阳一郡的羌氐部落,很有了解。”
姜维直接切入主题,省得聊到接不上的话题,自取其辱。
“我当然知道你很有了解,不然也不会请你来此。”
张裕示意他稍安勿躁。
“我已经听公佑说了,你拒绝了我的好意,我很想知道为什么。”
是因为忠义,还是因为对故乡的留恋?
哪有一上来就摊牌的,姜维无奈,自己是跟马遵不对付,但也不至于这就开始招揽自己吧。
“府君,在下何德何能,能得您青睐?”
他是真不明白,为什么张裕重视自己?
“你要相信自己的能力,你是一块未曾开采的美玉。”
张裕夸了姜维一句,又自然的把话题撇开。
“况且我也听说了,马遵此人并不喜欢你,你又何必为他效力?或者说你心向中原,更愿意做曹家的马前卒吗?”
姜维摇头,倒不是为了保命做出此举,纯粹是因为他确实没有偏向性。凉州这片土地上的人们,看惯了尔虞我诈,饱受战乱的困扰,对于中原的向往和敬畏只存在于极少数人的心中。
“马郡守虽和我意见不一,但是并未害过我,提拔我做中郎参政军事,我不能不念这个情谊。而且我也猜到了您的心思,您是想用驱赶羌氐的事情看一看汉阳的深浅,看一看汉阳郡的军力如何。”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