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汉是牧家庄的村中宿老,在村里很有权威,德高望重。
他的话刚说出口,牧渡瞬间变了脸色。
“怎么回事?”牧渡急得脸孔泛红。
这年头医学落后,小病小灾想痊愈都得一半靠汤药,一半靠天意。
牧渡早上出门的时候,他的母亲脸色就很差,于是他就来到田野里挖了几株草药,准备回去熬制汤药,然而却是没有料到母亲的病竟如此严重。
“半刻钟前,你娘跟隔壁的李婶聊天,突然感到头晕目眩,头痛欲裂,没过多久就晕倒过去,陷入了昏迷。”老汉急忙说道。
老汉的话刚说完,牧渡也顾不得跟顾简打招呼,捡起地上的草药拔腿就往家中跑去。
老汉低声叹了口气,顾简看向他,拱手行了晚辈之礼:“小子也跟着去看看,告辞。”
……
一路飞奔,顾简跟在牧渡身后,气喘吁吁的来到牧家,发现牧家院子里围了很多村民,他们面带焦急之色。
顾简心中微微一沉,这么多人围在这里,看来牧渡的母亲情况很不妙。
牧渡比顾简先到家,二话不说冲进屋子里,姓冯的郎中也来了,此时正在给牧渡的母亲把脉诊治。
顾简皱了皱眉,尽量往屋里挤,想探明一下情况。
虽然他与牧渡的母亲仅有一面之缘,但顾简能感觉出这是一位善良温婉的中年妇女。
当初跟她聊天时,她的脸上总是洋溢着微笑和柔和,贤淑而内敛。
“小渡,你去把粗布用热水浸湿,敷在你娘的额头上!”
“好!”
听到冯郎中焦急的喊声,显然牧渡母亲的病情已经到了非常危险的地步。
看着屋内忙前忙后的众人,顾简脑海里急速转动,努力回忆前世所学的知识。
他不懂岐黄之术,但这病症似乎在哪里见过。
“头晕目眩,头痛欲裂,陷入昏迷...”
想起刚刚老汉的描述,顾简忽然想到了什么。
历史上那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阿瞒,不也得过此病症么?
华佗准备给他做开颅手术医治,结果曹操怀疑他对自己图谋不轨,直接动手把人杀了。
此时,站在一旁沉默不语的顾简,突然抬起头,看向冯郎中喊道:“先生,敢问躺在床上的姨娘可是患了‘风疾’?”
冯郎中有些不耐烦,刚要破口大骂,但见到顾简穿的光鲜亮丽,衣衫齐整,瞬间住了嘴。
“你是何人?老夫在牧家庄行医多年,为何从没有见过你。”冯郎中皱眉试探道。
顾简冲其拱了拱手,缓缓道:“我是牧渡的朋友,京城人氏。”
冯郎中看向牧渡,旋即牧渡点头应道:“他的确是我朋友,不是外人。”
虽说冯郎中略感诧异,但也并没有多问什么,随即轻声道:“确实是‘风疾’,老毛病了,只是这一次,怕是比以往更严重。”
“那先生可有医治之法?”顾简询问道。
冯郎中叹了口气,摇头道:“这病症...有些棘手,老夫目前束手无策。”
闻言,屋子里的众人皆是一阵唏嘘,冯郎中都这么说了,看来牧渡的娘亲八成是活不成了。
只是可怜了牧渡这娃,才十几岁的年纪,刚出生没多久死了爹,现在连唯一的亲人也...
牧渡双手死死地攥紧拳头,紧紧咬住牙关,双眼发红,低声啜泣。
定了定神,顾简转过头看向牧渡,询问道:“小渡,姨娘除了头晕头痛外,可有视线模糊,恶心呕吐的表现?”
牧渡想了想,红着眼睛点头道:“有!”
是了,的确是“风疾之症”无疑。
所谓风疾,是一种难缠的常见病,在现代又称之为“中风”。大概的初期症状是头晕头痛,恶心视线差,跟高血压差不多。
然而此病发展到晚期,通常会出现抽搐,麻木,口眼歪斜,言语不利,半身不遂等症状,一旦染上风疾,病人要饱受病痛折磨,甚至会威胁生命。
如果是晚期,按照古代的医疗水平,大罗神仙也难救。
倘若是早期的话,或许可以把它当成高血压治治看...
牧渡的娘亲现在确实很危险,昏迷是正常的,若救治不及时,继续延误很有可能会发生卒中,心肌梗死等症状,到那时可就麻烦了。
想到这里,顾简的心跳陡然加快。
不管了,死马当活马医吧。
“先生,小子有一秘法,或许可以尝试。”顾简冲着冯郎中抱拳,沉声说道。
此言一出,屋内的众人顿时一惊。
半晌后,冯郎中看着顾简,试探性问道:“你...精通医道?”
顾简垂首,老实说道:“不瞒先生,小子对岐黄之术一窍不通。”
冯郎中嘴角一抽,怒声道:“既然不通医道,你又何来的底气能医好病人?”
“小子虽然不懂医术,但曾翻看过几本医书,姨娘这病症,小子曾在医书上见过,上面记载了治疗之法。”顾简不卑不亢地说道。
见顾简目光坚定,冯郎中犹豫片刻,再次问道:“不知医书上是如何记载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