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四。
方源来公司面试最后一个技术团队的大拿。
名字叫刘洋。
这位的履历比昨天那两位要牛逼一点。
在亚马逊干过几年。
主要负责国内的市场。
去年出来单干,撑了一年就快把十几年的积蓄干完。
也是个奇葩。
不找投资人。
有骨气。
但不多。
不过方源更看重的是刘洋多面手的能力。
昨天面试那两位偏宅一点,做技术是没问题的。
管人就差点意思了。
技术部门这个团队总得有一个领头羊。
显然刘洋具备这个能力。
磋商好细节问题,方源拍拍屁股走人。
剩下的事情赵培根和何钰怡会负责收购的工作。
回到董事长办公室,屁股还没坐热。
财务总监杨磊就敲门进来。
方源见到杨磊第一反应就是公司账户没钱了。
果然。
杨磊开口就说:“方总,公司账户还剩两百万,估计只能撑到下周。”
啧啧。
这钱烧的可真快。
一千万一周左右的时间就烧了八百万。
正常省着点用。
还不至于烧的这么快。
互联网这玩意真不是一般的烧钱。
不过方源底气依然很足。
不紧不慢的抿了一口热茶才开口说话:“回头我再打两千万到公司账户上。”
杨磊点点头,又提议:“要不要跟银行那边拉点贷款,或者寻找投资人投钱进来。”
方源摆摆手:“暂时不用担心资金的问题,我对源创公司的投资保底是三个亿的资金。”
杨磊咂咂嘴。
他没话说了。
有点低估老板都财力。
这年纪应该是二代。
但二代也不至于这么豪横。
老板有钱。
他这个当财务的也能轻松一点。
再也不需要像上一家公司那样紧巴巴的过日子。
打发走财务总监杨磊,人资总监何钰怡也敲门进来跟他汇报工作。
何钰怡递了一张人员名单上来:“方总,这是公司目前的人员配置,只剩下销售部和运营部人员配置还不够。”
方源过目一眼,问:“争取下周招齐,到时候这两个部门还要在各个城市招人。”
何钰怡回道:“已经在安排了。”
老油条办事就是让人放心。
方源想了想,交代道:“再成立一个算法部门,最好能挖头条的人过来,年薪你按市场价格再浮动10-20%。”
何钰怡一一记录好便离开了董事长办公室。
算上新招的三个技术团队。
源创公司的人数已经超过两百号人。
总部的人员配置基本满足工作开展的要求了。
剩下就是驻扎在各个省份的业务和销售团队。
下午。
方源继续加仓此前看好的旋即信息。
持仓已经接近4%的股份。
一共套了5000万进去。
他准备持几周再抛出去。
按照这种涨幅。
几周估计能赚30-40%。
还是挺香的。
国酒压根不着急买。
毕竟这一轮的牛市跟国酒没什么关系,没必要现在把资金套牢在里面。
基建、军工、高铁、互联网、券商这些才是这一轮牛市的主角。
经过几天的合作。
方源对陆筱雪那边团队的信任度大大提高。
推荐股票有跌又涨。
总体还是能赚1-2%。
可别小看这一点收益。
陆筱雪这个团队是做短期交易。
只要加大仓位。
赚的不比长期持仓的要少。
方源转了一千万进入让陆筱雪团队帮他管理。
算是公司的开销。
不到两周的时间。
一个小目标投资出去了。
股市投了六千万。
源创公司三千万。
比特币也花了一千万。
钱好像有点不经造。
除了股市,剩下两个短期内是没办法给他带来实际性效益。
账户上还躺着两个多小目标。
银行定期还存了一个小目标。
晚上。
方源请老李去羊城酒家吃饭。
不得不说。
选择把钱存在老李管的银行里,他获利颇丰。
这种获利不单纯指老李让他赚了多少钱。
钱存银行里顶多算一个心里安慰。
利息都是蝇头小利。
人情和关系圈才是最重要的东西。
而且老李的脾性很对他的胃口。
这老头有时候还挺有意思。
刚碰面。
方源就开起了玩笑:“李叔,今天怎么不把陆经理也喊上,她最近可是帮了我大忙。。”
老李吹胡子瞪眼:“我俩不对付。”
方源想起那天陆筱雪误以为自己是跟她去相亲,内心的八卦之火顿时熊熊燃起:“是不是被你佬催婚催的太紧了,才导致不对付。”
老李自嘲一声:“如果是那样就好咯。”
方源微微一愣:“难不成是你在外面偷吃,被她知道了?”
老李笑骂道:“你问那么多干嘛,有本事问她去。”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