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晚饭,淑慧忙着扫地。
今晚扫地也叫“扫扬尘”,就是除旧迎新的意思。
按照习俗,过了今晚明天就不能动扫帚扫地了,一直到初五才行。
杨小军也没闲着,抱着大扫帚把院子里一些炮仗炸完的残渣清扫清扫。
这两天不管是大白,虎子还是二驴,日子都不好过,虽然吃得好,但精神状态不好。
爆竹声一响,就吓得它们围着笼子乱转圈。
院子里打扫干净。
贝贝在屋子里喊了一嗓子。
“妈、小叔,春节联欢晚会开始了。”
“来了。”
淑慧匆忙的洗了把手,道:“军儿,看晚会去。”
“嗯。”
杨小军把扫帚靠在一旁的墙上,前后脚跟进屋。
贝贝精神抖擞的在床上翻筋斗,把床单被罩弄得跟狗窝似的。
“老实点儿,有没有样!”
淑慧边训斥,边把床单整理好。
“军儿,你坐床上看,暖和。”
“不用,我坐凳子上就行。”杨小军抽了个板凳,靠在床边。
“小叔,你是不是忘了啥事儿啊?”
贝贝趴在床上,一双眼睛扑闪扑闪的盯着他。
杨小军掏出一个用红纸包着的红包,道:“你小子,是不是说它?”
“嘿嘿!小叔,我以为你喝多忘了呢。”
“什么忘了,也不能把这事儿忘了啊,拿去吧。”
“谢谢小叔。”
贝贝拿了红包,高兴的又蹦又跳。
淑慧朝着他屁股打了一巴掌,笑道:“跟谁学的,一天天掉钱眼里了是吧?”
“妈,这是压岁钱。”
“拿来,我先给你收起来,等你长大再给你。”
贝贝耷拉着脸,噘着嘴道:“妈,你年年都这么说。”
“怎么,你妈还能骗你啊,拿来。”
“喔。”
钱还没捂热乎,就被淑慧收走了,贝贝有些不高兴。
只好把目光转向杨小军,向他求助。
杨小军露出一副爱莫能助的表情,他小时候也是这么过来的。
“小叔。”
“嫂子,今晚压岁钱要不先放他枕头下,明早再收,压岁钱压岁钱嘛。”
“嗯,也行。”
淑慧把钱放在贝贝枕头下。
“告诉你啊,今晚不准早睡,得守岁,听见没?”
贝贝点点头:“我知道,二爹都告诉我了。”
“告诉你啥了?”
“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满地走。”
“嗯,是这理儿。”
联欢晚会开始了。
不多会儿,蒋大为出场了,演唱了一首《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
一开口,极具磁性的嗓音便把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吸引住了。
“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有我可爱的故乡。”
“桃源荡漾着孩子们的笑声,桃花映红了姑娘的脸庞。”
“啊~故乡,终生难忘的地方。”
“……”
一首歌结束,接着又是小品节目。
小品《羊肉串》不仅搞笑,演的更逼真,陈佩斯扮演的小贩也可谓入木三分。
两个节目过后,院门被敲响。
村民们一个个拎着小板凳,都是来看联欢晚会的。
“翠花姐,来了啊。”
“嗯小军,呵呵,又得蹭电视看了。”
“说的什么话,快进来。”
“婶子,来了啊。”
“嗯,慧,没打扰你们休息吧?”
“没有,快进屋,人多热闹。”
“福堂叔也过来了啊,进来坐。”
一会儿功夫,屋子里挤满了人,好不热闹。
淑慧怕他们看的无聊,还特意每人给抓了把瓜子花生,打打牙祭。
十几个人围着一台小小的黑白电视机,笑的合不拢嘴。
这年头过年虽然没有后世吃得好,娱乐项目也不多,但人们的精神世界是丰盈的,是多姿多彩的,年味儿很足。
杨小军把春晚节目一个不落全部看完,才犹意未尽的回去睡觉。
大年初一。
贝贝一早便穿上新衣服,手里提了个编织袋,缠着杨小军带他去拜年。
俩人第一站,先来到二大爷家。
老爷子坐在太师椅上,早早的就等着了。
“二大爷,新年好。”
“二爹,新年好。”
杨小军跟贝贝一进门,便给老爷子拜早年。
“好好好,快过来坐。”
老爷子放下手中的烟袋锅,笑呵呵的起身招呼。
杨小军用手抵了抵贝贝,道:“愣着干什么,给二爹磕头啊?”
“嗯。”
贝贝跑到老爷子面前,“扑通”一下,双腿跪在了地上,干脆利落的给他磕了三个响头。
孩子实在,额头都嗑红了。
“快起来,快起来。”
老爷子乐得合不拢嘴,把他从地上拉了起来,从口袋里掏出早就准备好的两张十元钱。
“贝贝,给。”
“谢谢二爹。”
拿到钱后,贝贝不忘道声谢。
老爷子又拿出二十块钱,递给杨小军。
“军儿,这是你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