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
杨小军把这段时间攒下的皮子拿去镇上卖了换钱。
因为小明结婚,耽误了两天。
家里一共六张兔子皮,还有一张狐狸皮,一张紫貂皮。
到了镇上,随便找了一家收兽皮子铺子。
狐狸皮还是老价格30元,紫貂皮240,六张兔子皮一共给了30元,共计300。
皮子一倒手,杨小军骑车去英子家,紫貂皮得分一半钱给她。
刚到张巷村村头,遇见英子背了个竹筐过来。
英子看见他,笑着挥挥手:“杨小军,你怎么来了?”
他把头盔面罩掀开,道:“来给你送钱。”
“送钱?送什么钱?”
“卖紫貂皮子的钱,一共卖了240,这是你的120。”杨小军把准备好的钱递过去。
“这个啊。”英子推推手,婉拒说:“上次卖羊肉已经拿了钱,皮子钱不要了,又不是我打的。”
“拿着,一码归一码。”
杨小军不由分说,把钱塞进她口袋里。
“该拿的就要拿,以后不准推让。”
“那…好吧。”
英子嫣然一笑,露出两个浅浅的小酒窝。
一百多块钱对于她来说算是一笔巨款了,养一年猪也就赚一两百块钱。
“杨小军,要不我请你吃饭吧?”
杨小军一愣,道:“不年不节的,怎么想起来请我吃饭了?”
英子拍了拍腰间的口袋,道:“为了感谢你啊,特意给我送钱。”
“吃饭就算了,马上快过年了,用钱的地方多,你背个筐准备干什么去?”
“哦,这两天雪融化了不少,我去河边看看能不能抓点鱼,赚点外快。”
“你还会抓鱼?”
“抓鱼很难吗?”英子柳眉一挑。
“难倒是不难,不过没想到你一个女孩子会抓鱼。”
“切~你这就是老思想,重男轻女。”
“没有没有。”
“你有事儿吗,没有跟我一块去,让你瞧瞧,我不仅会抓鱼,还会撒网。”
“行,走呗。”
杨小军把摩托调头,来了兴致。
这两天气温回升,山头的大小兽都被枪声吓得不敢露头,抓鱼也是一条不错的发财路子。
等她坐上车,杨小军问道:“去哪边抓?”
“山脚边,那里的河通山上,雪融化后正好有水流下来,水面没有冰碴子。”
“行,坐好了。”
来了好几趟,路他都熟悉。
十几分钟后,杨小军把车停在了河边。
河边人还挺多,有用鱼竿钓的,也有用网逮的。
“英子,要不咱换个地方吧,人太多了。”
“没地方换了,咱们村附近就这条河最大,其它都是一米多宽的小沟,撒不了网。”
英子把肩上的筐拿下来,又说:“人多也没事儿,河面的冰刚化开,鱼肯定不少。”
“行,那就试试。”
来都来了,也不能白跑一趟。
英子今天只带了一个撒网,并没有带鱼竿。
她喜欢抓鱼,更喜欢用撒网。
俩人顺着坡到水边,河水湍急,时不时有小鱼跳出水面。
这条河比他们村东大沟还要宽,由于贯穿整个雷公山,河里的水并不是死水,而是流动水。
流动水的资源相对比较好,运气好能逮着大货。
杨小军大概看了一下,虽然抓鱼的人不少,但上大货的不多,天冷鱼不咬钩。
英子把撒网整理好,找好位置,撒网尾端的绳子系在手腕上,另一只手攥着网。
“哗~”
英子一扭腰,手中的撒网被她抛了出去,网像一把伞慢慢张开,渐渐的变成了圆形。
“啪嗒”一声,撒网落在水面上,溅起阵阵水花。
铅坠的作用下,网慢慢沉入水底。
英子抖了抖手中的绳子,并没有着急收网。
“杨小军,网撒的怎么样?”
杨小军竖起大拇指,夸赞道:“不错,撒的挺圆的。”
这不是恭维话,确实挺专业的。
等了几秒,英子缓缓拽动手中绳子,把网一点点往回收。
杨小军看网没动静,道:“这一网估计空军了。”
“不会吧。”
英子对自己的技术比较有信心。
果不其然,网收回来只有几条杂鱼在网兜里跳动蹦哒,不过田螺倒是挺多的,得有二斤多。
杨小军把网抖了抖,道:“呵呵,真让我说中了。”
“乌鸦嘴。”英子白了他一眼,嘟起了嘴。
“要不让我来试试?”
“嗯,给。”
英子把绳子从手腕上解下来,帮他套上。
杨小军把网里的杂鱼抖丢了,这玩意儿拿回去也没有用,狗看了都摇头。
“英子,螺丝留着,回去把里面的肉挑出来,炒着吃。”
“嗯。”
网重新整理好,杨小军找靠近流口的地方。
找好位置,跺了跺脚下的雪,踩实了。
撒网不仅靠手上力气,下盘更重要。
下盘不扎稳的话,很容易连人带网一块下去。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