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刚连忙躬身施礼道:“下官绝不敢掉以轻心,也绝不负殿下所托。”汉王这才点点头道:“好,那我们就等着太子的诏书一起行动便是。”汉王说完,拨转马头策马而去,纪刚躬身施礼相送,待得汉王的马走远了才直起身子,脸上却已经是一幅轻蔑得意的神情。
~~~~~~~~~~~~~~~~~~~~~~~~~~~~~~~~~
诏狱之中,刘勉向蒙禹汇报着最新的情况:“蒙先生,汉王接信后已经找纪大人商量了两边同时进行,他自己带天策卫去搜查留京的四个王府。”蒙禹点点头道:“汉王殿下确实是英武果决的,没有纠结于细微末节。”
蒙禹说着,便在纸上写下了:赵王、谷王、周王、齐王四个王号,这是除了汉王之外没有远赴封地的其他四个留京王爷,蒙禹想了想说道:“赵王这个混账王爷,搞出过不少混帐事,这应该是汉王殿下最在意的地方,可这家伙真的会蠢到和白莲教勾结么?”
蒙禹沉思片刻,还是叉掉了赵王的名号:“就是因为这家伙愚蠢,所以白莲教的人是不敢找他的,因为这太冒险了,谁知道这个蠢货会不会一句话就把事情给暴露了,所以我若是白莲教的首领,我是绝对不会找他的。”
看着谷王的名号,蒙禹又喃喃说道:“这家伙已经被关起来严加看守,似乎没有进宫的机会,更何况,若我是白莲教首领,也不会找这样一个已经连行动都受限的人,这谷王除了还保留着皇亲国戚的身份,已经与囚犯无意,用他不着。”
蒙禹叉掉了谷王的名号,很快又叉掉了周王的名号:“周王酷爱藏书,一心治学,还曾是扳倒李景隆的主力,这样的人算是王爷里的另类了,更何况他年级大了身体也不好,应该没有谋夺皇位的野心了,当然,除非他之前一直都是在演戏,可他既然以熟读圣贤书并一向以为往圣继绝学的样子示人,那就算他此有野心也必然不会愿意背负谋害满城百姓的骂名行事!”
刘勉一直在旁静静听着,此时才点点头道:“蒙先生说的在理,既然这三个都排除了,那就只剩这个齐王朱榑了!”蒙禹微微皱眉道:“嗯,倒是也不好说,这个齐王朱榑我还真是不熟悉,刘总旗先给我说说这人吧。”
刘勉立刻说道:“这齐王朱榑是太祖爷的第七个儿子,小当今陛下四岁,在太祖爷当皇帝时也曾与当今陛下一起北征草原,还曾驻守重镇开平,颇有战功。可建文帝登基后,有人告发他意欲谋反,便被召回京和其他王爷一起囚禁了起来,陛下攻破南京后才将其解救出来后便回了封地。可齐王却很是骄纵,不但派自己的护卫夺了封地的防务,更将当地主政的官员抓了起来,当今陛下召其回京诘问处罚后后便留在南京王府中反省至今。”
蒙禹疑惑的在齐王的名号后面打了个问号,却并未急着下结论,沉思了半晌才悠悠说道:“如今看来,这齐王确实有野心有动机也有胆量,要我是白莲教的首领,也必会选择于他,倒的确也是他的嫌疑最大了,只是这事情真的就这么简单么?”
~~~~~~~~~~~~~~~~~~~~~~~~~
当纪刚手持监国太子的诏书带着锦衣卫进入皇宫搜查的时候,汉王的四队天策卫也同时出发前往四个留京王府,而汉王自己思索了半晌,也在犹豫自己该前往哪个府邸,他最不放心的自然是那个不成器的混账三弟赵王朱高燧,可他内心里却也觉得这事不该是赵王这样的蠢货能干的。
至于谷王,汉王也是想都没多想,这家伙被自己抓回来之后就一直囚禁着,除了每日送饭的人之外谁都见不着,这人要是还能涉及这么大的案子,那也就不会这么轻易就被自己抓回来了,估计在长沙就要与自己开战。
汉王边走边念叨着:“周王、齐王,周王、齐王······”他不禁也有些无奈,这送纸条的人直接告诉自己谁的嫌疑最大该多好啊?!也就用不着自己这么纠结了。最后,汉王拿定了主意,还是不去见周王那个老书虫的好,就去见见这个曾经也十分善战的齐王好了!
齐王府,看着忽然气势汹汹围住王府的天策卫,门禁自然也是吓得不轻,自己的主子本就是留在京里反省过错的,忽然被天策卫包围了府邸,谁知道是不是大祸临头了,自然是连滚带爬的跑进去禀报齐王知晓去了。
汉王也不着急,虽然一百名天策卫的士兵无法保证守住每一个地方,但暗中还有锦衣卫的暗桩和内卫的眼线,他不怕齐王闻讯后做什么手脚,反而他还巴不得齐王赶快有所动作,那也就省得他费心了。所以,他也不急着进门,就在大门外候着。
可一直到齐王府大门打开,齐王亲自出门来相迎,汉王也没有接到任何齐王府里有动作的密报,他不由得心中也是疑惑万分,是齐王已经老辣到处变不惊?还是齐王自信自己拿他没有办法?甚或是自己找错了人,这最有可能的人却偏偏不是嫌犯?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