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方点点头:“嗯,蒙先生说的有理,只是那泼天的案子是什么情况?蒙先生能不能先透露一点,我也好早做准备?”蒙禹笑笑,却微微摇头道:“不必,还不是时候,现在知道了对你没有什么好处,而且如今这南京城的朝堂以后究竟是谁做主还未可知,还是先等等吧。”
卢方深知蒙禹的脾性,也没有追问,只是悠悠说道:“蒙先生是觉得这南京城要易主了吧。”蒙禹无奈的长叹一声道:“其实我也不想看到那一日,奈何大势已定,除非燕王自己放弃,否则这南京城易主只是迟早的事了。”
卢方点点头道:“其实大理寺的老爷们似乎也是这个想法,都在考虑着后路了。”蒙禹微微摇头道:“这也怪不得他们,这又不是外族入侵,只是他们朱家叔侄之间的皇位争夺,不管谁最后获胜,官员们效忠的始终还是大明朝。”
卢方好奇的问道:“那蒙先生的意思是,没有几个会真正忠于陛下的大臣?”蒙禹立刻摇头道:“也不是,肯定会有很多忠于陛下的臣子宁死都不肯投降燕王的,只是这大明天下数万官员,南京朝廷也有上千大小官员,会至死都忠于陛下的,毕竟只是少数。”
卢方点点头道:“也是,真不知这燕王会如何处置不愿意投降的官员,毕竟这又不是改朝换代,应该顶多就是削职为民吧?”蒙禹面色凝重的说道:“卢大哥太不了解燕王了,他是战场上历练出来的,又长期驻守燕云和西北边境与北元作战,看看他作战的风格就能知道,他可是个嗜血成性的君王啊!”
卢方点点头道:“那倒是,这些我也曾略有耳闻,看来我们大理寺要有得忙了。”蒙禹摇摇头道:“或许都轮不到你们大理寺忙的,你说真要是把这些忠臣交到大理寺审理,请问以什么罪名定罪?”卢方点点头:“我明白了,不过这对于蒙先生来说应该没有什么影响吧?”
蒙禹笑着摇摇头,想想还是暂时不要把自己和恩师的关系告诉卢方吧,而且知道这事的人也不多,应该是不会对自己有什么影响的吧?不过唯一的问题就是,若是能顺利救出恩师一家,那自己就算再做燕王朱棣的臣子也无不妥,可若是万一······
蒙禹不敢想下去,只能在心中立誓,这事不能有万一,一定要救出恩师一家。卢方见蒙禹低头沉思不语,犹疑的问道:“蒙先生怎么了?”蒙禹这才抬头笑笑道:“没什么,想来应该是没什么影响,只是不知这会试要到什么时候才能再开了。”
~~~~~~~~~~~~~~~~~~~~~~
五月中旬,关于忠于朝廷还是投降燕王,在重镇扬州,就上演了一出范本一样的好戏。燕军度过淮河后一路向扬州进发,这是通往南京的最后一座坚城,只要能坚守住半月,盛庸,铁弦就能将燕军合围在扬州城外。
为了固守扬州,建文帝专门派了监察御史王彬前往江淮督师,而王彬和镇抚使崇刚也决心忠于朝廷,死守扬州。此时因为盛庸刚刚在淮河兵败,南军士气低落,扬州守将王礼便准备献城投降,还好,他派出去给燕王送信的人被王彬抓住了,王彬立刻便将王礼和他的亲信党羽全部抓起来关进了监狱。
然后,王彬和崇刚一个主外一个主内全力守城,崇刚负责统军练兵守城,王彬负责准备守城的器械和粮食补给,同时送信给盛庸和铁弦,准备再扬州城下与燕军决一死战。如果一切顺利,那燕军要攻下扬州这座坚城不但会损失惨重,还很有可能被围歼在城下。
局势似乎对燕军极为不利,燕王只能派人将劝降书信射入城中,上面写着能捉住御史王彬开城投降者,封三品高官。意图在重赏之下能有人出卖王彬。可惜的是,这王彬来扬州督师后,遇见一个大力士,此人孔武异常,力能举千斤巨石。王彬便将其收为贴身侍卫,并厚待其母,这大力士也忠心耿耿的贴身保护着他,所以就算有人对燕王的封官许愿动心了,有这大力士寸步不离的守在王彬身边,也没有人敢轻举妄动。
奈何,王彬在抓捕叛徒王礼的时候,却只抓了他有军职和官职的亲信党羽,并没有抓捕他的家人,于是王礼的弟弟王崇便在城中做起了奸细。这王崇重金召集了几个亡命之徒,然后又重金贿赂了那大力士的母亲,这老妇人即贪财又短视,看见重金,哪里还记得王彬对她们母子的恩情,立刻便答应配合王崇。
于是,大力士的母亲将几个亡命徒领进了王彬的宅邸,又找借口将大力士带离了王彬的宅邸,而几个亡命徒则埋伏在里面,乘着王彬解甲沐浴的时候,冲进去将王彬给绑了,然后王崇又出钱煽动贪心的军卒,挟持着王彬冲到监狱里放出王礼一伙。
此时崇刚还在城头督军与燕军对峙,却不想城门被王礼王崇一伙从内里打开,燕王立刻挥军入城,扬州守军纷纷投降,崇刚寡不敌众,也被俘获。王彬和崇刚都被绑缚到燕王面前,燕王问他们可愿投降,两人皆言不降。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