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多年,你都病着,几乎没有交际,现在最该补的,是跟人的相处。其他的管家事宜,以后嫁人了,找些得力的婆子丫鬟能够撑一撑,一边过一边学,但唯有这交际是必须自己亲身经历,待人接物必须要有所练习,这也是被人所能看到的最直观的东西,千万不能马虎。
“母亲不求你能攀上什么高枝,只要你以后的日子能过得舒心。
“女子嫁人,最是要紧,若嫁得不好,一辈子愁苦,害了自己又害了孩子。”
说到这里,杨氏不知想到什么,一时悲从中来,红了眼眶,但又不愿在自己女儿面前显露半分,赶忙忍住情绪,换了话题。
“原本也不该这时候跟你说太多,你心里有个数就是,这些日子母亲会用心帮你相看。”
“是,多谢母亲。”
从主院出来,林晚有些心事重重。
虽说杨氏只提了一句,并没有说太多,但看杨氏的意思,心中是已经有计划了,说不好人选都有了。
在这个时代,女子十四便开始相看,十五的时候相看得差不多,开始下定,十六便已经要出嫁了。
她现在已经过了十六,都还没有个头绪,相看,定亲,最少也要一年多,实在是耽误不得。
杨氏急切,她也理解。
只是……
云雀见自家小姐状态不好,自然知道她在忧心什么。
轻声道:“小姐,咱们要不要告诉夫人……,夫人一定会为小姐筹谋的。”
自家小姐和卫大公子的事情,靠自己太难了,卫大公子耽误得起,但是自家小姐可耽误不起。
林晚:“不能说。”
若她说了,杨氏一定会尽力为她筹谋,但是结局大概率不会太好。
因为两家的门楣相差太大,且不说杨氏自己没脸去说,就是林家加上杨家,都不够卫家这样的门楣瞧上眼的,成功的几率太小,而且若失败了,她的名声一落千丈,还会连累杨氏的名声。外人只会说她异想天开。
最好的办法,就是能入卫辰的眼,让他提出来,这件事所有的困难便可迎刃而解。
可是,卫辰怎么会开口娶她呢?
林晚蹙眉忧思,越想越觉得前路迷茫……
但是,她不能放弃。
林晚表情凝重的回了自己的院子,琢磨着该如何拉近跟卫辰的距离。
思来想去,都觉得这样不行,那样不对,心中有些焦急,在屋子里走来走去,脚步凌乱。
山不过来我过去的道理她明白,但怎么过去,没有人告诉她。
林晚心中想着事,晚上去主院用晚膳的时候,也有些心不在焉。
杨氏只以为是自己中午说的亲事吓着她了,心中愧疚,宽慰了几句,直说也不会太急,总要提上日程相看着才是。
林晚应声,没多话。
整整一夜,林晚都没有睡,睁着眼睛一夜到天明。
到天边晨曦微光时,林晚脑中想到什么,一下从床上坐起来,两手一拍:
“有了。”
这一日午后,景桑楼敲锣打鼓,宣布三日后要举办一场诗会。
诗会上表现优异者,可得景桑楼免费一月三十桌胡吃海喝通票一张。
这消息一出,原本热闹的景桑楼更热闹了。
景桑楼的号难排,但现在直接一月免费吃,且不是自己一个人吃,而是可以带着朋友一起吃,自己用不着的还能送人,这奖励诱惑不可谓不大。
而且是诗会这样的雅事,一时众人奔走相告。
掌柜的介绍得仔细,众人听得认真。
这诗会和寻常的诗会不同,要作诗,但却不用全首做,也不需要题面,而是景桑楼出上下阙,先开上阙,参与者作下阙,最后景桑楼开下阙,只要有人作的比景桑楼的下阙还好,便可以赢得奖励。
且赢的一方不拘人数。
若自己对不上,还可以请人来对,只要能比景桑楼的好,便可。
题材不限于诗或者词……
等掌柜的说完,底下顿时轰动了。
“什么,只要对得比景桑楼原本的好便算赢?太容易了。”
“而且还能请人帮忙?那这我可不客气了啊,我得去把我的同窗诗才子请来?”
“我要把府上的老师请来。”
“那我要请文大人,文大人是去岁的新科状元。”
众人纷纷寻思着要去请谁来。
人群中有人问道:“那评判是谁,若是景桑楼评判,那有失公允,怎么也要请大家认可的于诗词有大造诣的人。”
“是啊,是啊,公正一定要的,得大家认可的人才是。”
掌柜的出来,示意大家安静:
“不知北山学院的荀夫子可够格?”
底下有人说话:“荀夫子?对诗词最是喜爱沉迷,说一句诗词痴人也不为过,自然够格。”
众人点头。
掌柜的又问:“不知东陵书院的于院长可够格?”
“于院长?自然够格,如今朝中文臣几乎出自东陵书院,是于院长的门生,于院长桃李满天下。”
“对对。”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