扇子“啪”地一合:“你说哪里寄来的?”
幕僚忙回:“回殿下,是朔方,臣没记错的话,是边关上一个的小县,有六万驻军。”
幕僚一边答一边奇怪。
虽然去岁四皇子去北地巡查,很是结交了一些北地的官员,但朔方?这种边境小城,四皇子的足迹可还没抵达那里,自然也不会跟那里的官员有什么交情。
然而,听了幕僚的话,四皇子却是突然跳起,一拍脑袋:
“朔方!对,就是朔方!”
说罢,也不等幕僚反应,急急抢过信件。
幕僚目瞪口呆,便眼睁睁看着四皇子急忙撕开信封,快速阅读后,忽然,仰头大笑。
“哈哈哈!”
“殿、殿下?”
四皇子捏着信,兴奋地直转圈。
“殿下!殿下!”幕僚不得不又叫了好几声。
四皇子终于舍得将目光投向幕僚,重重拍了幕僚一肩膀,说道:
“你看吧!我就知道,他绝非池中物!”
然而,却连他也没想到,那傅家小子居然这么快就干出这么大的事儿……
一个流放犯,直接把当地县台和驻军全干翻了。
这胆子,这能力……
而且……居然还提前预测到他会有危险,让他得以避过那一劫……
难不成他不仅像坊间所说是文曲星下凡,还真的会趋吉避凶?
但不管后者是真是假,仅凭他本身的本事,就足以令人垂涎。
真想把这般人才收入麾下啊。
四皇子捏着信悠然想着,幕僚却是一脸懵圈儿,他家殿下说的这都啥跟啥啊!
四皇子却没在意幕僚的反应,兴奋之后,又仔细把信看了一遍,尤其后半段。
越看,越是咋舌。
真是胆大包天啊……
不仅干出这事儿,还明明白白地做出谢恩求报之事,要求他报答救命之恩——不,他是怎么那么确定,他真的因为他的提醒而获救了的?
若不是如今的傅家真的已经完了,四皇子简直怀疑这事从头到尾是不是就是那小子设的一个局。
但这显然不可能。
因此他是真的有本事,也有足够的自信。
即便如此,挟恩求报也太不委婉太胆大了些。
四皇子咋舌,但——却并不讨厌。
——古之成大事者,就没有一个不是胆子大的。
畏畏缩缩可成不了大事。
四皇子将信看了一遍又一遍,越看,越兴味盎然。
终于,他做出决定:
“既然如此,那便助你一臂之力!”
他倒要看看,这位傅家麒麟儿能在那蛮荒之地折腾出什么花样儿来……
如此胆大包天又异于常人之人,在那般蛮荒之地,最终会成长为哪般光景?
对他,又会有怎样的影响?
四皇子不禁畅想起来。
-
比四皇子早一些,陈蹇之也接到了一封来自朔方的信。
不过,却是出自何朔之手。
信上简略写了事情经过,尤其渲染了孙侨三人的恶形恶状。
陈蹇之自己就是武将,且还是个难得的、丝毫不贪污军饷苛待属下的武将,一见孙侨三人所作所为,自然怒不可遏。
然后对何朔为父报仇、为朝廷揪出如此蛀虫的行为大加赞赏。
当然——
在看到那两个名字之前,对于这封信的真实性,陈蹇之还是稍稍有些存疑的,毕竟这只是这个何朔的一面之词,而且他跟何朔素不相识,虽然听说过何朔的义父何将军,但仍旧算不上有交情。
这个何朔怎么会突然写信告诉他这件事?
而且,不管那孙侨三人如何罪恶滔天,何朔一个下属,居然就敢带着一群大头兵把上峰给查了个底朝天?
他怎么敢?!
陈蹇之原本是这样想的。
直到他看到两个名字:
鹿野、傅霜知。
没错,何朔在信中提到了鹿野和傅霜知,只不过把鹿野和傅霜知二人的存在感淡化,淡化,却又不容忽视——起码陈蹇之不会忽视。
而当信上又提到,那二人联系了四皇子,建议陈蹇之之后听四皇子吩咐行事之后,陈蹇之更是登时坐直了身子。
同时脑子里不可遏制地浮现出一个念头。
——这整件事,不会何朔是假,真正的事件主使人,是那二人吧!
也太胆大包天了!
-
此时,鹿野和傅霜知完全没有辜负四皇子和陈大人“胆大包天”的评语。
两人已经在朔方县衙待了好几日。
利用官驿寄出两封信后,鹿野和傅霜知便顺理成章接管了县衙。
没错,接管。
两人以雷霆之势,直接控制了整个县衙。
有何朔和两万被拖饷欠饷的士兵支持,再加上滑跪迅速的县丞方学义,这个县衙权利层的交接真是丝毫不费力气。
于是县衙的人猛然间发现,他们的主子,换人了。
没有人有什么意见,有意见的孙侨三人的亲信,早就被鹿野弄地不生活不能自理了,想再有什么意见也是十分有有难度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