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京畿中轴地”
“一如君子气节不移”
“九龙壁瓦上琉璃”
“历史从这衰落又崛起”
这段一出,帝都故宫的影像瞬间在观众的脑海里浮现。
京畿重地。
庞大的故宫建筑群以中轴线布局,恢弘大气。
自大明起,故宫就成为国家的政治中心。
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居中朝外,这三大殿是国家举行大典礼的地方。
文华殿、武英殿分布两侧,如同两个忠诚的护卫。
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形成内廷中心,为皇权重中之重。
故宫亘古不变,如同大明风骨坚定不移,如同君子气节万劫不变。
宫墙上的九龙壁、琉璃瓦依旧在,见证了数百年历史兴衰,民族苦难和崛起。
观众们这才明白,苏秦竟然用这短短几句就点题了《永乐大典》。
漫长的龙国民族血泪史,《永乐大典》是见证,故宫是见证,龙国的每一寸土地、每一个子民都是见证。
然后苏秦曲风一转,音调陡然提高。
与此同时,如泣如诉的声音似乎浸透每一句歌词。
“这龙鳞却曾经”
“铿锵落地犹如碎冰”
“一片鳞一寸心”
“故事飘摇我不忍听”
“人守礼心守静”
“悠扬古琴弹君子心”
“我清醒等回音”
“盘旋泱泱华夏文明”
曾经横跨亚欧大陆的龙国民族,在历史上创造过无数辉煌。
霍去病率领铁骑突袭匈奴王庭,封狼居胥,成为历代武将追求的至高境界。
大唐开创两大盛世,万国来贺,文化传遍列国,影响至今仍在。
成吉思汗率兵西进,最远打到德意志的多瑙河,差点把整个欧洲并入龙国版图。
大明风骨万古长青,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铸造了一代又一代龙国子民的脊梁。
但是再辉煌的民族,也有它的至暗时刻。
五胡乱华,差点让中原大地易主,让龙国血脉灭亡。
两宋交替,无数文臣武将拼死抗击外敌,才保住龙国血脉的星星之火。
清兵入关,满人治汉。闭关锁国,割地赔款,差点将四亿人的伟大民族拖入无尽深渊。
要不怎么说。
铿锵龙鳞化为满地碎冰,龙国子民不忍听?
要不怎么说。
一片鳞一片心,故事飘摇不忍听?
但是龙国民族是打不倒,打不死的。
只要文明的根基还在,沉睡的巨龙必然复苏,再次盘旋九天之上。
听到这,无数人被苏秦的才华和立意感动得热泪盈眶。
“我的天啊,苏秦也太有才华了,区区百十字就能写尽龙国历史跌宕,我就问还有谁?”
“苏秦这个文化底蕴、这文字功底、这无敌唱功,我真的给他跪了。”
“这首歌真的把我唱哭了,我弟弟在旁边没哭,我一巴掌把他也打哭了,兄弟们我做得对吗?”
“太催泪了,苏秦明明没有一字煽情,但是却又句句煽情,作为龙国子民我根本扛不住啊。”
苏秦再次以无可辩驳的才华,征服了所有观众。
但这不是结束,而是开始。
“敬过去我落笔”
“东方辽阔的黄土地”
“山水里泼墨抹去”
“只见嶙峋的龙国骨气”
“紫禁城神武门”
“多少沧桑铸造民族魂”
“我继承文化深耕”
“突破变局去扭转乾坤”
龙国疆域,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
我落笔千年,却写不进它的雄浑辽阔。
哪怕我抹去历朝历代的水墨画卷,也抹不掉那渗透到骨子里的民族骨气。
紫禁城历经沧桑依旧巍峨,铸就不死不灭民族之魂。
现如今,我们正面临千年未有之大变局。
我们全民一心,我们众志成城,我们势要扭转乾坤。
那个打不死、打不垮、杀不灭的伟大民族,必定再次矗立在世界民族之巅!
这是决心、信心、雄心的集合体。
这是个人、国家、民族的不可抗意志。
谁敢挡在前面,谁就成为炮灰,随风湮灭。
这一段,苏秦做了铺垫,表了决心。
下一段,他就毫不掩饰地释放自己的愿望和渴望。
“这龙鳞却曾经”
“铿锵落地犹如碎冰”
“一片鳞一寸心”
“以小成其大我坚信”
“将民族的命运”
“昂首抬起再次复兴”
“游天地寻龙鳞”
“龙的血脉蔚然成林”
过去的龙鳞掉了,我们一片把它们捡起来了。
过去的屈辱不能忘,但我们会一件一件把它们洗刷掉。
将民族的命运藏于心、践于行,一步一步脚印,重振民族之光。
我们埋头苦干,也昂首挺胸,势要让这伟大的民族再次复兴。
五十六个民族团结一心。
十四亿片龙鳞重塑龙魂。
日出东方之际,就是巨龙翱翔九天之时。
龙族血脉傲然于世界之内,蔚然成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