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了刘燕的话后,在场的将军们或是精神一振,或是摩拳擦掌。
这是最后一仗了,建功立业就看这次了。
黄忠呼出了一口气,脸上露出了由衷的笑容。真是太好了。
真的。自己很想跟着陛下走完这最后一程,然后才入土。但时间拖延的越久,自己这身体。
今年秋天,这很好嘛。
数十万大军渡过黄河,犁庭扫穴,灭了曹魏。
刘燕便与将军们一起叙旧,说着话。等到了傍晚,如约召集了所有徐州级的重要官员,一起在堂屋内宴饮。
徐庶出了乐师、歌姬。
接着奏乐,接着舞。
在彭城留宿了一夜后,刘燕并没有急着走。而是安心的盘踞了下来。徐州这个地方,刘燕很有兴趣。
很多关于刘备的故事,都发生在这里。
对百姓来说,当然是黑暗的。
曹操是反派,这也是毋庸置疑的。
在反派的对立面,就是刘备的光辉事迹
而且。徐州啊。
刘燕也是在战争中,与刘备失散,然后千里寻亲,在新野与刘备认亲的。
刘燕安顿下来之后,办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寻找那位养大自己老仆的墓穴,虽然过去多年,但是刘燕对坟墓的位置记得比较清楚,寻找没有花太长时间。
找到之后,刘燕让人打开了坟墓,收起了骸骨,装入了上好的棺椁之中,重新修葺坟墓。赠老仆【安汉侯】、【伏波将军】印信,以少牢之礼祭祀。并令五十户人家守墓,免去他们的徭役。
重新下葬当日,刘燕亲临坟墓,叩拜谢恩。
虽然这么做,对死人没有任何意义。但是刘燕就是要这么做。
饮水不忘挖井人。
昔日旧恩,不可忘却。
把这件心头大事给办妥之后,刘燕就开始有计划的安排自己与当年刘备在徐州的旧部,或旧部之后见面。
有徐州糜家的族人。
有陈登之子陈肃。
这日上午。
刘燕坐在书房中,靠着凭几,左右是马良、关平,前方立着一位青年,美胡须,相貌堂堂,气质出众。
正是陈肃。
“天子不忘旧臣。以前家父经常对寡人说,陈元龙才兼文武,侍奉他尽心竭力。虽然后来分离,但不可忘记他的功劳。寡人打算任命先生为郎中,追随在寡人的身边。”
刘燕先打量了一番对方,然后才笑着说道。
别的不说。
这位陈先生仪表堂堂,做个门面还是很不错的。
陈肃眉目间露出喜色,内心十分感慨。正所谓君子恩泽,延续数代。家父行得正坐得直,有德业。
我这儿子,真是承恩了。
陈肃想了一下后,摇头下拜说道:“多谢陛下恩典。请恕臣无礼。臣想求个广陵郡守官职。”
“为什么?”刘燕倒也不生气,好奇问道。
“昔日家父在广陵郡守的大位上,与孙氏兄弟大战。后来被曹操迁徙走,让孙氏兄弟壮大。十分遗憾。现在孙氏兄弟虽然已经被夷灭,但是臣希望能继承家父的遗愿,去广陵上任。”
陈肃诚恳说道。
理论上来说,这么有孝心的愿望,该满足。刘燕看了一眼马良,问道:“现在谁是广陵郡守?业绩怎么样?”
马良如数家珍,拱手回答道:“回禀陛下。目前广陵郡守乃是徐宣。广陵名士,也是陈元龙昔日的旧部。才干很好,名声清廉。”
“嗯。君子成人之美。寻个空缺,把徐宣平调了。任命陈先生为广陵郡守。”说到这里,刘燕笑盈盈的对陈肃说道:“先生准备一番,赴任吧。”
“多谢陛下。”陈肃脸上露出潮红,弯下腰,由衷感激道。
“呵呵。”刘燕呵呵一笑。
等陈肃离开之后,刘燕站了起来,双手叉腰,左三圈右三圈的转了转,伸了个懒腰,对马良道:“寡人想做的事情,都做完了。想见的人,也见完了。”
“准备一下。回去洛阳吧。”
“诺。”马良应诺了一声。
便在这时,一名郎中从外走了进来,禀报道:“陛下。从事陈矫求见。”
“让他进来。”刘燕挥了挥手,说道。
“诺。”郎中应诺了一声,转身下去了。不久后,一名衣冠雄伟,气质出众的文官走了进来。
一番见礼后,刘燕让他坐下了。
这位陈矫,便是历史上的曹魏司徒,让魏明帝曹睿吃瘪的陈矫了。
名气很大,有才干。
现在上了刘燕心里头的小本本,如果徐庶未来入朝拜为宰相,这位陈矫大概率是个徐州刺史。
刘燕和颜悦色的问道:“陈从事来见寡人,是有什么事情吗?”
陈矫拱手一礼,从容说道:“启禀陛下。臣是广陵人,亲眼目睹曹军屠城,泗水为之不流。”
“臣想请陛下恩准,在彭城城外,建个庙宇。祭祀死难的徐州百姓。”
刘燕伸出右手捏了捏下巴,这个事情不是什么大事,陈矫是徐州人,想立个庙就立一个吧。
但是刘燕内心,有点想法。很快,他便说道:“好。就立个庙吧。叫三义庙。”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