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院士指着显示屏上的图表,神情专注地说道:“两位老总,目前整个新智能配送系统的研发进度已经完成了百分之九十。前期在算法优化和数据整合上,团队成员确实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成功攻克。
在研发过程中,其实还有个小插曲。大家都知道,每团外卖的超脑智能配送系统在行业内算是比较先进的,我们团队一开始也想借鉴他们的一些思路。于是通过特殊渠道,我们拿到了他们超脑智能配送系统的源代码。本以为这会加快我们的研发进程,可事实却恰恰相反。
他们的代码架构极为复杂,而且采用了一种非常独特的加密和混淆方式,这使得我们的技术人员在解读和借鉴的时候困难重重。不仅如此,他们的代码逻辑与我们最初规划的研发方向存在诸多差异,导致我们在尝试参考的过程中,思路被打乱,甚至一度出现了方向上的迷茫。
就拿配送路径规划这一核心算法来说,他们的代码里运用了大量的特殊函数和嵌套逻辑,与我们原本设想的简洁高效算法背道而驰。
我们的工程师在分析他们代码的时候,陷入了他们预设的复杂逻辑陷阱中,浪费了不少时间。后来团队及时调整策略,果断放弃对他们源代码的深度依赖,回归到我们自己的研发轨道上,这才使得研发工作重新步入正轨。
经过这段波折,我们更加坚定了自主研发的道路。现在,算法优化后的系统在配送路径规划上,能够综合考虑实时路况、骑手位置、订单数量以及餐厅出餐时间等多维度因素,比之前更加精准和高效。
数据整合方面,我们将分散在各个区域、各个业务模块的数据进行了深度融合,确保系统能够获取最全面、最准确的数据信息,为智能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接下来的百分之十主要集中在系统的全面测试上。包括不同网络环境下的响应速度、极端天气等复杂场景下的稳定性,以及与现有业务流程的无缝对接等。
我们已经制定了详细的测试计划,按照目前的安排,如果一切顺利,五个月左右可以在部分城市进行试点运行,全面推广预计还需十个月左右。”
赵晓光一听,眉头瞬间皱成了一个“川”字,脸上满是焦急之色。李凡也是一脸的不乐意,忍不住开口道:“傅院士,这时间也太长了吧!咱们现在哪有这么多时间等啊!”
赵晓光紧接着说道:“李凡,你问我最近市场损失情况,我跟你说,就这段时间,咱们饿了吧外卖公司为了挽留住用户,贴补出去整整六千万的资金。
可即便如此,市场份额依旧损失了百分之十,商家流失更是严重,好多都被每团外卖给挖走了。”
李凡重重地点了点头,一脸无奈地说:“可不是嘛,我们永恒外卖的情况也差不多。股东们都已经开始不满了,天天在我耳边念叨,说再这么下去,公司都得被拖垮。”
赵晓光苦笑着说:“我又何尝不是呢,我都被马芸批评了好几次了。要不是现在到了研发的关键时刻,我这总裁的位置估计都保不住了。”说完,两人对视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同病相怜的无奈。
李凡沉思片刻后,语气坚定地说:“我觉得不能再按部就班地进行这么长时间的测试了。先上线,后续有问题再慢慢完善。”
赵晓光犹豫了一下,但想到公司目前的艰难处境,还是咬咬牙说道:“我也觉得可行。
每团外卖不也用的是这个智能配送系统嘛,人家都没问题,我们怎么就不行呢?”
傅院士一听,连忙摆手劝阻道:“两位老总,这可万万使不得啊!虽然每团外卖的系统看似稳定运行,但我们的系统和他们还是有本质区别的。
即使前期我们借鉴过他们的源代码,但后来我们走的是自主研发的道路,整个架构和逻辑都已经不同了。
不同网络环境下的响应速度,这可不是小事。如果在一些网络信号不好的偏远地区,系统响应过慢,骑手接收订单不及时,就会导致订单延误,用户体验大打折扣,进而影响我们的口碑。
还有极端天气场景,像是暴雨、暴雪天气,道路状况复杂多变,系统的稳定性就至关重要。要是在这种情况下出现故障,那对我们的配送业务来说,简直就是毁灭性的打击。
而且与现有业务流程的无缝对接也极为关键。我们的配送团队、商家后台以及用户端,都需要和这个新系统完美契合,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导致整个业务流程混乱不堪。
这可不是儿戏,一旦贸然上线,后续出现严重问题,再想补救可就难上加难了,对公司声誉和市场份额的损害将是无法估量的。”
赵晓光有些不耐烦地打断傅院士:“傅院士,我理解您的担忧,可公司现在等不起啊。每天都在烧钱,市场份额还在不断流失,再这么拖下去,我们连翻身的机会都没有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