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温雅这边挂了电话之后,整个人坐在了椅子上,抬手按了按眉心,虽然不至于多烦躁,毕竟她有的是办法收拾余家人,然后把霍姑姑带回来。
就是觉得,心里突然升起了一股烦躁的怒意。
霍家以前虽然世代从商,但一家子除了那个被分出去的霍老二父子像是捡来的以外,全家上上下下哪个不是品性纯良之辈。
老太爷一生行善,当年因为老家贫困,村里的孩子连书都念不起,毅然决然的放弃大城市的富贵生活,带着一家老小回了祖宅,自己则是又出钱又出力的帮衬着村里的人,虽然乡绅也算是个地主老爷了,但却从来不会苛待那些帮着家里种地的老乡,收的税最少,给的工钱最多,有的家里房子破了,他还会出钱帮忙盖房子。
同时,还盖了私塾,自己亲自教导村里的孩子念书识字。
鬼子打进来的时候,霍老太爷更是带领着霍家所有男丁挡在村民前面,好好的一个人丁兴旺的大家族,最后死的都没剩下几个了。
老太爷的小儿子,也是就她姑奶奶的心上,小小年纪就上了战场,最后为了国家,牺牲在了外面,临死都没见过面。
闹饥荒那些年,更是想尽办法的把粮食从外面运进来,当年的霍家村可以说是死人死的最少的村子了。
之后霍家也是把能捐的都捐了出去,虽然保住了大儿子一家子的命,但还是被下放的下放,离家的离家,孙女现在还被一个混账如此欺辱。
其实这样的人家,在当年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有很多,包括那些曾经用自己的学识和技术为国为民付出了不少的人,同样被那场动荡连累的家破人亡。
安温雅不懂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她有的时候觉得那些人的付出不值得,却又明白,当时当下,那些人都是心甘情愿的拼尽全力在付出着自己的一切,为的只是他们的祖国更好更强。
若是没有那些人,也不知道现在会变成什么样。
她唯一能做的就是等,等破开乌云见月明的那一刻,等阳光再次笼罩的那一刻,等他们所热爱的祖国痊愈的那一刻。
“会好的,现在依然有很多人在默默的努力着,总有一天我们会成功的。”
听到安空空的话,安温雅微微一笑,轻轻的点了点头:“嗯,我知道,会的,一定会的。”
她才十七岁,她还很年轻,她相信自己终有一日会看到那一天的,只是希望那一天不要太远,不要再让太多人失望的离开这个世界了。
重新站起身,依然是那个浑身都充满了希望与努力奔向未来的安温雅,推开书记办公室的大门,微暖的阳光照在身上,暖烘烘的。
“雅雅!”
燕子坐在伍圆圆的后车座上,刚到大队部门口就看见了从里面走出来的安温雅,连忙跳下车跑了过去。
“出了啥事?”
安温雅快速将事情讲了一遍,这一上午的功夫,她都不知道讲了多少遍了,这会儿已经能冷静的把事情清楚明白的讲出来,而不是再被情绪带动的满身怒火。
然而,安温雅是冷静了,但她的小姐妹可能还没有。
“卧槽,那帮人找死吧。”
原本那个温柔胆小,很容易害羞的李家燕子完完全全的成为过去式了,短短半年的功夫,现在已经成为了一个右手菜刀,右手棍棒的狼牙燕子。
李红燕撸胳膊挽袖子,说着就要拉着安温雅走:“走,咱俩就砸了那狗日子的老余家,然后把姑姑带回来。”
“我跟你俩一起去。”伍圆圆转身就去墙角顺了一块一看就能开人脑瓢的破青砖过来。
安温雅顺势看了过去,眉头一挑。
她可能真的是年纪还小,所以不太明白,平日里斯文有礼的郭书记,办公室门口怎么有那么多能开人脑瓢的破青砖呢。
郭书记要是在这,估计得问一句:或许,有没有可能,我放在办公室门口的破青砖,是用来修我办公室墙壁用的?
可惜郭书记不在,这锅实实在在的扣在了文弱的郭书记头上。
“先不急,你俩先回我那,孩子在那呢。我跟林叔借了两台车,稍后我们带齐了人一起杀过去。就我们三的话过去容易吃亏,余是余家大队的大姓,一村子的人有一大半都跟余虎家沾亲带故的,咱得把人带够了才行。”
而他们金阳大队最不缺就是身材体壮的大小伙子。
“雅雅说得对,老余家那帮人都是不讲理的混账,咱既然是去抢人的,就得先把余家村的人给拿住了,后续的事情才好办。”伍圆圆虽然是这么说的,但是手里的砖头却始终没扔,不仅没扔,还揣挂包里了。
“那行,你先去村外面迎一迎,我和圆圆去看看孩子。”
燕子虽然有的时候小脑瓜不够用,但是她听话啊,而且只能听自己人的话,一直以来都是安温雅说啥她干啥,反正她就记住一个理儿,听她家雅雅的话,绝对没毛病。
三个人分两头走,伍圆圆骑车带着燕子回知青小院,安温雅则是骑着自己的车往村外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