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卫东表现的极为平静,“搬不搬都一样,就算搬走,晚上他们也得过去骂我几句;再说这事怪不着你们,即便你们不说话,这顿骂我也跑不了,多两句、少两句没啥区别。”
理是这么个理,但众人还是有些不好意思。
最后大家决定中午请苏卫东吃饭,以表歉意。
见苏卫东答应,众人就开始琢磨另一件事了,苏家的工作岗位明明够用,为啥苏母还会为一个指标做到这个地步?
面对询问,苏卫东无奈的解释道,“前几年我妈承诺过,说是等她退休,她的工作给她大孙子,也就是我大哥的儿子;我爸同样承诺过,他的工作给他的小孙子,还是我大哥的儿子,所以我弟弟就没工作了。”
众人有些懵逼,“你们弟兄三个一直在生孩子,怎么就能确定小孙子一定会是你大哥生的?”
“我爸的承诺也是前几年做的,当时小孙子就是我大哥孩子。”
好家伙。
众人心里直呼好家伙。
你爸妈真行,承诺的时候但凡想着一点小儿子,也不至于现在这么着急。
宋师傅则是没好气道,“他们俩这父母当的,心眼子都偏到天上去了,好处都给老大,坏事想到老二,就这他们居然还有脸不高兴;
有本事找大儿子把工作要回来啊;
好在你自己转了正,要不然分家以后有你好受的,还有你那弟弟,也不是个东西,大哥手里有四份工作,其中两份是爸妈的,一份没给他,他都不生气,二哥自己弄来的工作,不给他,他气得不行;
怎么,这是觉得你好欺负?”
苏卫东四下看了眼,见没有外人,低声说道,“跟我大哥比起来,我确实好欺负,我爸妈的承诺是在我大嫂娘家喝多以后做出来的,甚至还签了字、按了手印,条子是我大哥写得;
期间我爸妈跟我大哥说过这件事,想让他退一份工作给老三,他说条子在丈人那放着,还说我爸妈签字的时候和我大嫂的娘家人说过,他们要是不认账或者反悔,直接上门抽他们都行。”
听完之后,众人忍不住露出惊愕表情,“你是说你大哥大嫂做局设计你爸妈,让他们在喝多的情况下做出这样的承诺?”
“我家的人基本都是这么认为的。”
见多了有担当的大哥,猛然碰到这种连父母都设计的人,一时间大家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要说苏卫东的大哥还真够绝的,居然让父母写下条子。
这种情况下只要他不把条子拿出来,苏父苏母就算想反悔都不行。
要是敢反悔,他们的好大儿拿着条子去哪都能打赢官司,把工作要回来。
沉默许久,王师傅才颇为恼怒的骂道,“真是畜牲,要我说就应该打死他,权当没生过这个儿子。”
“说的容易,先不说他爸妈能不能打过身强力壮的儿子,即便是能打过,以什么理由打死他?真当他是几岁孩童,打死都没人管?”
“就是,你说打死,小苏爸妈还不愿意呢。”
从苏父苏母的做法中能够看出来,他们没想让苏卫东给他们养老,不然不会这样对他。
至于苏卫东的弟弟,在不确定能给他安排工作之前,同样没啥可能。
所以他们的养老人选很大可能还是自己的大儿子。
要说这点大家都挺纳闷的,刘刚更是直接询问道,“小苏,你大哥都这样设计你爸妈了,他们为啥还不愿意让你养老?”
有了这个工作,苏卫东两口子就是双职工,足以让一家子生活的相当滋润。
所以在大儿子干出那种事的情况下,怎么想都应该是由二儿子苏卫东养老才对。
“我大哥可能是因为设计他们,心里感到羞愧,从那以后,对他们非常的好,好到我都做不到。”
这么说大家就明白了。
工作的事基本已成定局,既然要不回来,还不如借大儿子的愧疚心理享享福。
宋师傅嫌弃道,“真没骨气。”
这话苏卫东不能接,只能装作没听到。
刘刚倒是接得飞快,“没骨气也没用,该弄不着工作还是弄不着。”
众人顿时笑了起来,表示这话说得对。
化肥厂的招工标准只有一条,那就是从贫困家庭出身。
很明显,苏家并不符合这个要求。
至于从化肥厂高层手里获得指标,只能说不是一般的困难。
有些人的指标自己家都不够用,更别说卖给外人了。
再说了,即便有人卖,苏家老两口也不见得有这个人脉,能跟人家搭上线。
...
第二天化肥厂开始动工。
这个时候新建工厂的消息才算正式在县里传开。
很多人四处打听新厂情况,于是就打听到李梅身上来了。
从这晚开始,每天都有人上门求工作。
认识不认识的都有。
李梅把工作卖给了交好的邻居,剩下的都给打发走了。
李旭手里的那个指标不出意外的被付清买下来了,他要给媳妇叶红梅用。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