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人们以为取消春节假只是一时的,可万万没想到第二年也是如此。
而且据有心人士透露,其它地区的形势依旧十分恶劣,这让人们猛然发现,春节假的恢复似乎有些遥遥无期。
一年多的时光眨眼而过,来到68年12月。
在这期间,唐县的环境一直保持稳定,人们的生活也还过得去。
对李家来说,日子仍然平淡无奇,只是家里又多了五口人。
分别是跟李晨的媳妇周淼,他们的孩子李玉祥,李平的第四个儿子李丰羽,李梅的儿子李炳君,以及李旭梦寐以求的闺女李乐芸。
自从有了这个闺女,李旭两口子每天都是一张笑脸,似乎不知道愁为何物了。
好在岁数最大的李文柏和李鸿涛、李博涛已经不需要人看顾,不然仅凭杨东和胡桂兰两个人,还真照顾不过来这么多孩子。
这天晚上,下班回到家里的李旭像往常一样搂起李乐芸,并且在她的小脸蛋上连亲好几口。
两个月前就已经过完周岁的李乐芸咯咯直乐,嘴里还不停的叫喊着,“爸爸、扎。”
听到这话,李旭腾出一只手沿着自己的嘴巴摸了一圈,觉得胡子确实有些长了,于是停下亲人动作,搂着她来到凳子上坐下。
这时屋里的几个小萝卜头围了上来,纷纷叫着“二叔”。
至于为啥没有别的叫法,那是因为李旭的两个儿子没往跟前凑,正在一旁玩耍。
李旭挨个摸了摸他们的小脑袋,然后将闺女放到腿上,又伸手将李平的闺女李睿珂搂起来放到另一条腿上,乐呵呵的逗弄她们。
见此情景,一旁的胡桂兰好笑着说道,“小旭,你这么喜欢闺女,我看你和小红应该多生两个。”
看了看腿上和杜红长得非常相像的闺女,李旭感慨道,“我和小红早就商量过,只要生出闺女,就不生了,再说生闺女的难度太大了,就像你和大哥,本想再生个闺女,没成想又是个小子;
而且我家那两个狗东西已经够让我和小红头疼的了,要是再来个这样的,我们俩可受不了。”
“照这么说倒也是,我和你大哥也是因为这件事决定不再生了。”胡桂兰咂了咂嘴,接着劝说道,“要我说你别总骂文柏和绍元,他们好不容易跟你们两口子亲近一点,要是听明白你在骂他们,不是又要回到从前那样了嘛。”
说起来有些尴尬,不止李文泽和李旭两口子不亲近,就连小儿子李绍元也是这样。
李旭夫妻一琢磨,要是一个就算了,可拢共就俩儿子,都这样怎么能行?
于是他们俩决定做一些事挽回两个儿子的感情。
目前来看有些成效,只是效果不算多大。
李旭知道胡桂兰是在为自己两口子着想,于是笑着应和道,“以后我注意一点,尽量少骂他们。”
两人又聊了一会儿,杨东和杜红就端着饭菜进来了,孙秀等人也都陆续到家。
只是李平和李梅的脸色显得难看异常。
见他们这样,大家纷纷询问道,“你们俩咋这个表情,是不是出啥事了?”
两人对视一眼,然后李平叹了口气,“今天接到通知,要求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中下贫农的再教育,今年还在校的初中、高中生全部前往农村,各家各户达到适龄岁数、没有婚配又没有工作的人也要去。”
李旭知道这就是后来书本上的上山下乡。
涉及范围之大,可以说城里家庭就没有能逃过去的。
虽然现如今学校依旧没有复课,但学生的学籍还是保留着的。
也就是说他们两年多前是初一学生,现如今还是初一学生。
后来66、67、68这三届的初、高中学生又被合称为“老三届”。
想了想后,李家康询问道,“多少岁算适龄岁数?”
“十四岁。”
听到这话,众人同时看向李菊。
在李家,达到这个岁数,没有工作、没有婚配的人只有她一个。
这时胡桂兰沉吟着说道,“你们把情况说清楚一点,什么叫再教育?”
李平解释道,“就是像农民一样参与劳作,自给自足。”
“啊?”李家康等人当即惊呼起来,“这些人以后还能回来吗?”
“说是可以,只是期限不太好确定,没准三、五年,没准十多年。”
“下乡地点呢?能在本县农村吗?”
“不能,这批人要去的地方基本都在边疆。”
听到这话,李家康连忙表态道,“咱家的小菊不能去,你们要是不能给她弄到一份工作,我的工作转给她。”
“即使您把工作转给小妹,咱们家还是要去一个人。”李梅满脸苦涩表情,“上面有要求,除非特殊情况,否则干部家里最少要有一个人下乡,以作表率,可咱们家这种情况,该让谁去?”
“谁去都行,小妹不能去。”李旭都没思考,直接叫喊道。
现如今李菊的模样已经渐渐长开了,一看就是个美人胚子。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