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兰进明担忧出兵后会被许叔冀袭击,又妒忌张巡的声名威望,本就没有出兵的意思。”
“并且在明知睢阳守军忍饥情况下,大肆设宴款待,但南霁云一想到城中将士情况便不忍独自享用,最后拔刀砍断一根手指以示来过。”
“南霁云到了真源,李贲送马百匹;而在在宁陵宿营时,得到城使廉坦的三千军队。”
“可惜在乘夜突围入城时,被叛军发觉,加以阻挡,南霁云边战边进,士兵大多战死,到达睢阳的才一千人。”
“还有闾丘晓,此人同样是个嫉才狭隘的人。八月时,睢阳城中粮草耗尽。刚刚接任河南节度使的张镐,命令闾丘晓火速增援睢阳。”
“然而,闾丘晓却以叛军气焰嚣张为由,迟迟按兵不动。”
“于是睢阳守军在叛军和己方某些人的联手之下,终于在10月被攻陷,张巡等数百人全部殉难。”
“睢阳陷落的第三天,张镐带兵赶到,打退了叛军,夺回睢阳,并杖杀了不肯援救的闾丘晓。”
“而在睢阳陷落后10天又收复了洛阳,叛军再也无力南下。”
“睢阳可以说是江淮之门户,一旦失守,不但江南不保,唐王朝极有可能就此玩完。”
……
唐
唐玄宗李隆基知道自己后期怠政,导致政府陷入了严重的腐败,但叛军都造反了,正处在国家为难之时,这帮人还只顾利益争夺……这算不算他自作自受了!
李隆基很想知道如果睢阳没守下来,那些叛军攻破睢阳后,改攻击他们了呢?
那些人要怎么做?直接投降么?这一个个软骨头是怎么当上高官呢?
如果说之前被提到的名将名臣让大家十分高兴的话,这次被提到的许叔冀、贺兰进明、闾丘晓不管有没有入仕都只剩惶恐了。
他们想当不知道或巧合都不行,毕竟这些名字也不是什么比较大众的名字啊!
他们只能想着今天过后要不就改一下名字,毕竟这个名字有些不太吉利?
宋
宋神宗看着那些死活不肯支援的大臣,莫名就想到他大宋后期那些争权夺利的投降派……可不就是一个死样子么!
明
崇祯帝朱由检觉得不管什么朝代,都有那些为一己之私不顾国家安危的奸臣。
他真的很想问一下这些文官,他们怎么知道如果大明没了,下一朝他们就能过的很好,而不是被清算一批呢?
……
喜欢直播通历史:我刷视频被古人看见请大家收藏:(www.suyingwang.net)直播通历史:我刷视频被古人看见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