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这样一个合法皇帝,创建了这样一个“天堂”,谁不向往呢?
因此,迁居汉都的各地士人人家,已经有了数万户之多。
其中更是不乏文采裴然的文坛大佬。
这时代,文政是一家……
身为政客——
这些人已经打探出了大明的新规矩:
严格按照《大明律》,不准士人议论国政,更是不准在野士人上疏。
若想讨论国政,可以给各个报纸发表文章。
给报纸写文,不但能够表达自己的政治观念,一经录用,还会给予稿费。
虽然稿酬不高,却也够寒门士子赚取生活费了。
在这样的背景下——
更是催生了一众专门靠纂稿为生的职业文人。
……
资本的发展,是犀利的。
伴随着汉都越来越繁荣,各种行业层出不穷。
就比如报业——
大明各种时报,分为日刊、周刊、月刊等。
普通人家,只要缴纳一部分定金,就可以承包一处地方报纸的分销活。
比如,书店老板可以缴纳一部分定金,然后以个人名义抵押,从报社拿到一定分量报纸的售卖权。
他就可以垄断这条街,或者数条街的报业。
比如,丧失了体力劳动的老年人,一样可以缴纳部分钱财,得到在街角建立报亭的权力。
比如孩童,为了赚钱补贴家用,就可以从书店、报刊,拿到部分报纸的兜卖权。
也就是俗称的报童。
不差钱的新晋“商贾人家”,早已学会了时髦的看报。
在各处酒楼、茶馆,更是催生了一些专门靠讲读报纸,换几枚赏钱的“职业读报人。”
有钱的人家,自然不会这么干!
这些人,大半都是今秋落榜的恩科举子。
恩科门槛太低,太多穷困读书人,想要来京师碰碰运气了。
谁知道——恩科题录太偏……
杂学,成了恩科的主流!
这就要了老命了……
那仅仅是往日里,作为科举辅助的知识,甚至,还有很多登不上科举大门的知识……
竟然成了主流?
老天爷……
……
买书是要花钱的啊!
就算是借书抄书,也是要花时间的!
寒门士子,哪有几个愿意花这个代价的……
——————
ps:
(明朝科举更改数次,并非都是单纯的八股文。
比如明确记载要考算数的,我随便找一些就有:
《明太祖实录》洪武三年八月……中式者,后十日复以五事试之。日:骑,射,书,算,律算,通于九法。
正统十五年....以礼乐书算分科立教。
《礼部志稿》宣德四年九月丁卯,习算……
《日知录》天下儒生学员,并习书算,上从之。”)
喜欢大明:让你上吊,没让你重建大明请大家收藏:(www.suyingwang.net)大明:让你上吊,没让你重建大明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