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能惯着你?
等朱棣腾出手来,就开始收拾帖木儿了!
这一次,可不是秀秀肌肉这么简单。
郑和闪亮登场!
总有些清吹,说明朝只有四百万土地。
从不看书、张嘴就来的它们,根本就不知道——当年帖木儿这个二五仔,屡屡不臣……
朱棣下令让郑和率领大军,杀到忽鲁谟斯,停留长达五十二天之久。
郑和带着的锦衣卫,抓捕了很多富商、官吏,逼的帖木儿不得不再次称臣!
莫不是老郑都是靠吹的?
是的!
我大明就是这么热爱和平!
说服教育嘛!
至于是不是会有商船消失、士兵阵亡、城池被破——这就看郑和的心情了。
反正记载中,只有富商、官吏被抓的记录。
至于他们是不是在数百里宽的海峡中游泳,还游到了明军停靠的海岛上,就见仁见智了……
信佛的郑和,就是这么仁慈!
大明就是这么金钱外交!
这可是你们清吹自己说的啊!
别说我大明欺负别人。
没有的事!
别他妈满嘴喷粪,冤枉好人!
……
朱由检的脑海里,回想起了阵阵记忆。
他的眉头挑了起来:
面对一个如此强势的大明——只有让它死了,才能大家都好。
这会不会是当时某些人的共识呢?
毕竟,大明亡的——太离谱了啊!
谁能相信,江南粮价普遍记载七钱银子一石。
(除了南明兵灾时期外,明末那几十年里,江南只有两年遭遇灾祸,粮价上涨过。)
北方的粮价,一度却高达24两银子一石!
甚至,十几两银子一石,都成了常态!
大运河可一直都在通航啊!
明朝人的航海事业,更是有史以来之最!
为什么一边是粮食低贱到了可怕——一边却是粮食昂贵到了离谱呢?
为什么没有商人将粮食朝北运呢?
这不符合商业逻辑啊!
偏生,那时候的环中国海海疆,还牢牢的掌握在明人手里。
就连宋朝,都知道从东南亚那边运粮回来,甚至占城稻在宋朝还不乏记录!
为何这么高的利润,这么多的前例,明朝大商人却不知道呢?
莫不是明朝商人蠢?
几十倍的利润,竟然没有人去做!
……
ps:本来今天想四更,给这个推测说完的,但是,后面没整理好,明天再发了。
喜欢大明:让你上吊,没让你重建大明请大家收藏:(www.suyingwang.net)大明:让你上吊,没让你重建大明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