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要立刻去安排印刷厂,抓紧印制一批糖衣出来。
多费一道手续,又算什么呢?
万岁爷废除了原24孝,从天下历代报国豪杰中,再选24人,列为二十四孝。
并将甲申之变时, 殉国的菜农汤之琼,不但位列忠贞祠,更是定为24孝之三,并亲提祭词——“大孝莫过于孝国”。
能够为陛下去死的菜农汤之琼,成了家喻户晓的豪杰。
这么做,自然是给百姓树立榜样。
皇帝大肆宣扬汤之琼,自然更加激发了百姓们的爱国情。
王承恩觉得,既然要分发糖果,就将皇帝要与子民同庆的话,写在糖衣上。
这可是替万岁爷抓住人心的好时机啊!
这些糖衣,必须精美!
还都要带着唯一的编号,让糖衣具有收藏价值!
只有这样,老百姓才会将糖衣贴在窗户上,夹在书本里。
单纯的发糖,吃过了,就没了。
要不了多久,百姓就会遗忘了这件事,顶多成为茶余饭后的谈资!
只有将皇帝与民同庆的话留下来,成为时代的印记——百姓才永不会忘记皇帝的恩情!
京师百姓,几乎家家有枪!
拉住了这群人,要是再来一个甲申之变,单单京师这些百姓,就能将敌人全歼了!
……
看着皇帝和才人两情脉脉,吴有性不敢再打扰皇帝和才人,默默留下一张安胎的方子,带着一众御医离去。
朱由检在石凳上坐下,拉着丁才人,坐在了自己腿上:
“小洁儿,你想要什么,说出来,朕都给你。”
朱由检伸手捏了捏那娇嫩的鼻翼。
触手一片滑腻,就好似凝脂。
丁才人年前的时候,数次进宫。
这个身上有着后世独立女性风格的女子,的确吸引了朱由检的目光。
朱由检知道,以他的地位,爱情是奢侈品。
华夏重担在肩,他也没资格奢求爱情。
双肩许给了国家……
就再也没了心房的位置啊!
虽然他也曾做梦——
梦想着能够东边一个美人、西边一个妞……
但是!
华夏的这副担子太重,他不敢有了一丝一毫的松懈。
这一次选秀,能有丁才人这样的妙人,让他对了眼,就是他最大的幸运。
他能替丁才人做的不多。
物质上的满足,就是他最大的自私了……
此生既已许了国家,便再也顾不上卿了啊!
“妾什么都不要。
陛下让内使监那边,给妾准备点酸梅子就行了。”
丁才人摇摇头,秀眉颦起,嘴角却带着笑:
“陛下。
妾为陛下生儿育女,乃是本分。
只是妾一才人,陛下如此大张旗鼓,是不是太破费了……
陛下!
国家到处都在建设,正是要钱的时候,陛下不要将妾放在心上,国库里的钱,还是用到民生上为好。”
丁才人是个聪明人,风摧独木的道理,她自然明白。
后宫深如海。
她一个刚刚进宫的才人,且不说头上还有那么多姐姐,就这同期进宫的另外7个才人,107个秀女,就有可能因妒生恨!
甚至,怕是阴谋诡计,让她流产也说不定!
丁姑娘几乎是白手起家,做到了汉都服装行业的龙头,虽然其中有张皇后、王承恩、唐王等暗中支持的缘故。
但是,若丁姑娘没有这个头脑,又岂能做到这一切?
朱由检呵呵一笑。
面前人儿在担心什么,他自然明白。
“不需担心。
朕无有母后,后宫大事,一应皆是皇嫂主持。
你进宫时日短,尚不知道皇嫂的为人。
皇嫂是自己人,她你是可以完全放心的。
只管放心就是,她会护着你的。
朕将暖阳宫旁边的听海轩,赐给你。”
听海轩挨着暖阳宫,正对着汉江河的那一面山坡。
当然,听海只是一个比喻,站在皇宫,只是能够隐约听到汉江河上的汽笛声,哪里听得到波涛哟!
倒是因为环绕皇宫的水渠,在听海轩这里盘旋了一道,朱由检就起了个这样的名字。
因为水渠环绕,所以听海轩虽然小,却也别有风味。
说罢,朱由检拍拍手。
王廉从树丛的阴影里走了出来:
“陛下,奴在。”
“你去拟定一封诏书,送到丁才人娘家去!”
朱由检开口道:
“丁家有女初长成,予朕再添骨血,朕不甚欣喜之。
邓州境内穰地,本乃冠军侯封地。(在邓州古穰县卢阳乡及南阳宛县临菑聚。)
赐丁家女穰嫔妃。
丁家二老,辛苦育女,为朕排忧解闷,朕不甚感激之。
赐丁老男爵,赐骏马三匹,赐祥云蜀锦十匹,赐民生蒸汽车一辆,赐双重门第。
穰妃之兄丁伟,专心科研,为我国家呕心沥血,朕不甚嘉奖之。
另,丁伟之宅,赐门第一,骏马两匹,蜀锦五匹。”
朱由检一开口,就连升丁姑娘三等,从一个七品的才人,一跃成为从五品的嫔妃。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