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晓也在想这个问题,她原本多种粮食是为了防患未然,如今粮食又卖了大半,跟棉花的收益比起来还是差太远,是得考虑考虑重新批亩。
两人一到庄子就把大家召集了起来。
“之前跟你们说过,棉花丰收就给大家发奖金,今日我就来兑现承诺。”
底下的人满脸的欣喜。
“好了,王实文,按每人3两的份额让他们上前来领。”
“三两!”底下有人惊呼。
书凤在一旁捂嘴笑。
大家领银子高兴,王实文发银子也高兴,他自己也领了3两银子。
“剩下的除了请工人的工钱多的便放在账面。”
“是,东家!”
“你们最近除了看着外头的地,有空记得把棉花种子都挑出来,这个还是很费时间的,没关系,还有两个多月的时间,慢慢挑,这个不用急。”
她又看了看她们的衣着,鞋袜,衣服都是去年才做的,今年还能穿,等过些时再去布庄看看,看看有没有布淘。
她又让王实文多买几种菜种子,多种些菜,今年她就吃了不少庄子种的菜,论种菜还是他们在行。王实文一一应下了。
今年村子的景象格外的不同,许多家没到过年就穿上了新棉衣,严家村因为种棉花挣了大钱的事情在周边几个村子早就传开了,里正最近是特别忙,时常有外村人过来打听情况,他早就跟村里人提醒过了,管好自己的嘴,不要四处乱说,虽然人人都不承认自己提过,但是他们四处去寻地,挣了钱的这个事情瞒也瞒不住。
周边村子的人除了羡慕还是羡慕。
特别是周家村的人,收棉花那会儿,庄子里忙不过来,便在村子里请了短工,那密密麻麻的白棉花简直是晃花了他们的眼。后来一车车的拉走,来回运了几十车,就算再没有常识,这么多也肯定是挣了老多的银子的,有许多村民到周兴才家去说项,让他们打听打听这个事情,毕竟两家曾经也是姻亲。就连周家村的里正都旁敲侧击的问过这个事情,就想看看他们知不知道更多的消息,周家人原本就被徐家女要和离的事情闹得郁闷不已,这下更是有苦难言。
到了11月,天气一日比一日冷,家里早早的就烧起了火炉子,庄子如今就是拔棉花杆子,整地的活,没什么需要盯着的,大山跟大河几日才去一次庄子,春晓找到他们,跟他们说,卤料这个月底就要用完了,又要买了。
“原本还想清闲几日,看样子真正能清闲的日子只有12月。”
“买卤料是大事,我早去早回。”
“大哥,这回我跟你一起去,家里如今没有什么特别要看着的,我跟你去方便。”
谁知严柄发站了起来,“我跟你们一起去,如今周边的地不好买,我们去县城问问,庄子远一些也无妨,只要有人管着就成,顺便再给春晓那边买几头牛回来,她老早就说要多几头牛。”
“爹,那要不要带上天地方圆他们?”
严柄发点了点头,“带上吧,人多好办事。”
春晓原本想让他们再从县城买几个人回来,但想着庄子还没有加建,买回来没地方安置便做罢,这个事情看样子她还得去找一趟钟师傅。
这两天她还得想想要再圈多少地的院墙,要不干脆凑个整合围200亩。
11月的天保不准哪一天就会下雪,第二日几人就带着银两出发了,这回春晓给了200两银票给严大山,说若是能多买,那就多买些,不够钱回来再补。
严柄发走的第二日她就去镇上找了钟师傅,可惜钟师傅去了方家村,给那边一户人家修房子去了,她于是又去了布庄,问老板有没有要处理的布。
布庄老板对她们母子三人是印象深刻,“这位姑娘,我那些布都是多少年累计下来的,若是年年有,我这布庄就得亏本了。您不妨看看我们铺子里的新布,今年出了好几个漂亮的新色,回去做衣服可漂亮。”
春晓看了看,确实有几个色十分合她的心意,做外衫正好,她问了问价,如今粗布涨到一两二钱银子一匹了,这棉花涨了价,棉布自然就贵了,她选了三匹布买了下来。
好久没有逛镇子了,今日难得有空干脆好好逛逛,美满就牵着牛车跟在她的后面。
她去脂粉铺子买了6盒香膏,又买了十盒的防冻防裂膏,买的都是好的,总共花了7两银子,老板一高兴又送了她两盒防冻膏。临走的时候看到铺子里还有洗头膏跟洗澡膏,这么好的东西怎么能错过,总是用清水洗,头发如今干枯的很,以前的自己活的真是太糙了,一样各拿了两大瓶子。
从脂粉铺子出来,她又去绣铺买帕子,绣铺这种地方她是第一次进,一进去就有股子桂花香,老板见到她十分热情,知道她要买帕子,忙介绍了起来。
春晓没有看帕子,却被里面的成衣吸引了,这绣铺的衣服可比自己做的好看多了,衣身上不仅有好看的图文,冬日的棉衣领边袖口还镶有圈边的白毛,穿上身肯定好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