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国看到沈曼和蔡清上门,惊讶了一下,笑着对蔡清说:“蔡知青,今天上门是有什么事吗?”
“大队长,真是不好意思,现在上门来打扰您。我打算和沈曼同志结成革命伴侣,打算今天去乡镇府办事处登记结婚。
所以,想请大队长给我们两个开一下证明,给我们批一天假。”
“哦,这是好事啊,真是恭喜恭喜啊!你们两个以后要好好过日子,这事我同意了,你们快去吧!”
说着,刷刷刷,在旁边写下一张字条,递给蔡清。
“谢谢,大队长。”蔡清和沈曼异口同声的道谢。
看蔡清和沈曼两人出去了,杏花婶子嘀咕道:“哎哟。真是没想到,到头来这两个人还真决定结婚了。”
“要不怎么办?你又不是不知道,最近村里传出的那些流言蜚语。”
“也是,只需要那个沈知青好好跟蔡知青过日子。
我看蔡知青挺好一小伙子,本来还打算给他做个媒的,真是可惜了!”杏花婶子有些可惜地叹了一口气。
沈曼坐在后座,感受着清晨的风吹拂着脸颊,微微吹动着额前的散发。
蔡清在前面骑着自行车,到底和沈曼不熟,一时不知道说些什么,气氛有些尴尬。
沈曼看着天边的太阳,心情突然挺好,开口道:“蔡清,真是没想到,兜兜转一转,我竟然会和你结婚。”
沈曼的语气不似平时那么高傲,不近人情,听着就像嘲讽。
她的语气很平静,只是在陈述这一个事实。
蔡清闻言,脸上神情不变,“是啊,我也没想到。
不过,我向来信奉的就是事情既然已经发生了,总要想办法解决,一切总要向着前看。”
“你说得对!放心吧,我既然已经决定了和你结婚,会努力放下过去,只专注未来。”
沈曼说出这话时,蔡清都忍不住惊了一下,这可不像是沈曼会说出来的话。
好一会儿没听到蔡清的回应,沈曼忍不住轻笑出声,“我还是我,只是想明白了一些事。”
“那很好啊,对了,我昨天在屋里想了想未来的规划。
首先,我们的婚礼,想听听你的意思,打算怎么办?”
沈曼没想到蔡清这么靠谱,一瞬间,她感觉自己又回到了下乡前的快乐岁月,那时候她也是,有什么事都找赵菡。
“你的想法是?”
“一个想法是:办一个简单婚礼就只需要请知青院的同志们、大队长和书记,以及村里关系好的一些人来知青院吃一顿饭,见证我们的婚礼。
一个想法是:像村里人结婚一样,请上知青院的同志、村中老小一起热闹热闹。”
“那还是第一个吧!这次村里大半人都在传我们的流言,我沈曼可不是好惹的,还想让我请他们吃饭,想得美!”
沈曼提起村里人就忍不住气鼓鼓地说道。
“好,那到时候我来安排,婚礼就定在后天怎么样?咱们今天领完证,就可以在县里买些东西回去。”
“可以!”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事,就是咱们结婚后是搬出去租村里的屋子、或者自己建一间新房子,还是继续住在知青院?”
沈曼想了想自己手里还剩下了不到一百块钱,租村里的屋子绰绰有余,只是她不想住别人住过的屋子。
自己建的话,肯定要和家里写信说一下情况。
一想到写信,沈曼这才意识到,自己昨天竟然没写一封信,今天寄回去。
“我还是想自己建一个新的房子,等会我们去一趟邮局,我打一封电报回去给家里面。”
听沈曼这么说,蔡清红了脸,觉得自己昨天写信给家里有点蠢。
结婚这么大的事,肯定是打电报更快呀。
“我也和你一起,打一份电报回去。只是,我家里可能给不了我太多的钱。
不过,我妈要是知道我要结婚,肯定很高兴。”
沈曼听出了蔡清话里的窘迫,想着他这人还不错,给了一个台阶,“那这样,建屋子的钱,我出。你负责婚礼和日常开销,不够我再添一些。”
“可以,我之后会努力多赚着工分,争取让你过上好日子。”
两人一路说着,商量完婚礼的事,又各自说起了自己的家庭情况。
蔡清家里一共有七口人,爸爸是机械厂的六级工人,妈妈是印染厂的临时工,上面的大哥去年刚刚结婚,又进了机械厂工作。
下面的大妹还在读初三,下面还有一个弟弟和妹妹。
通知下来,每家都要去一个人下乡时,蔡清毅然决然的选择了下乡。
家里父母尽可能的多给蔡清寄点儿东西和钱过来,只是家里到底还有一大家子人要养。
所以寄过来的东西也不是特别多,好在蔡清是一个节省的人,不然也存不下50多块钱。
沈曼听完,顿时觉得自己很幸福,家里就她一个女儿,前面又有四个哥哥疼爱着。
又是家里的老幺,父母和哥哥们不免多偏疼几分,只是往常自己花钱大手大脚,有什么好东西都想着顾文哲。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