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起李德裕的信看一眼,叹口气丢到一边,战败消息传开,唐邓两州百姓惶恐万分,多有弃家奔逃者,或入山,或去商洛,或南下襄州,山野盗匪四起,大小官吏收拾细软只想逃命,甚至有人暗中给淮西通风报信。可怜唐邓两州地势平坦,土地肥沃,自古产粮的富庶之地,如今竟成这副模样。
朝堂之上是彻底吵翻了,无数大臣口沫横飞,“这还打个鬼?撤兵吧……”。
除了吵退兵,还有一个话题冲上了热搜,老牛哥俩接连上书弹劾高霞寓丧师辱国,要立刻罢官,并再三陈情,要么换名将挂帅,要么干脆退兵,不能再这么打下去了。至于换谁他俩倒是毫不避讳,换东宫中舍人杨凡。
此言引来许多人附和,特别是寒门进士出身的官员更是大肆鼓噪,非杨舍人不可。
理由很充分,杨舍人本来就是安西名将,西域来的商旅都在夸赞他的威名,朝廷正用兵,却把名将窝在东宫当保镖,据传保义可汗曾留舍人,舍人说愿回大唐做一守门小卒,没想到真是一语成谶,大唐真把名将当看门的了。
有人提及,去年武相遇刺,舍人于长街奋勇杀贼,力保朝廷颜面不失,朝廷至今没有封赏,说把功劳给欠着,这都欠了快一年了,打算欠到哪年?恒古未闻有这种操作,陛下和宰相是想以此留名青史吗?
还有人说,安西军军纪严明,从不骚扰百姓,此乃强军应有之貌,亦可知舍人善于治军,去了淮西定能建功。
其实之所以有这么多寒门仕人捧场,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安西军一次收了十几个穷书生,还给了八品官的待遇,此事在寒门读书人中引起巨大反响,杨舍人瞬间被寒门书生当成了自己人,这次当然要顶一把。
一大群中下层官员支持,朝中没有一个人提出反对,诡异的是,就是没有大佬站出来拍板。
烦了耐着性子又等了两天,传出一个消息,朝廷有意任命太子少保袁滋为唐邓节度使。此老乃是当世名臣,多年前就曾拜相。干过剑南节度使,唯一一次带兵上阵是征刘辟的时候,因为逗留不前被罢,要说他最出名的是书法,写字相当好。
烦了一口老血差点当场喷出来,“老李你想干嘛,还不是我?”。
喜欢安西兵日记请大家收藏:(www.suyingwang.net)安西兵日记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