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国皇帝端起茶杯抿了一口。
“天师可玩过象棋?”
“略懂,略懂。”
姜国流行的东西,其他世界都会风靡。
封神大战有棋类项目,围棋、象棋自然也家喻户晓。
更何况传说中,象棋是龙阳根据杨国围攻姜国,推演战争时有感而发。
这个棋天然的带了一层光环。
“那么……天师有没有想过,在咱们国境线上划出一道‘杨河’、‘姜界’?”
见天师目光疑惑,萧国皇帝解释道:“我们双方各退三舍,不在边境陈兵。”
“六舍之地,用来修筑神庙,周边土地都划为庙里的产业。”
“如何?”
这……
天师与身边的人对视一眼。
他们也是这样想的。
只不过,他们想等一等,等外交人员谈的时候抛出这个想法。
却没想到,萧国皇帝直接说了出来。
“六舍之地,合计一百八十里,我们双方的边境线上安置十多个神庙,倒也不算拥挤。”
“不,天师误会了!”
萧国皇帝说道:“孤的意思是,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一个神庙圈。所有神庙都建一遍,信徒想膜拜谁就去膜拜谁。”
“不妥!”天师摇头,“你们只有十几座神庙,怎么可能……”
“哈哈,天师又误会了!”
萧国皇帝蘸着茶水在桌面上划了一道蜿蜒曲折的线。
“比如这里是边界,这里是土地庙,我们请上界在此地建立神庙。然后我们自己在土地庙周围建立其他庙。”
“再比如这里,是河神庙,上界建完神庙,我们再建土地庙,以及其他庙。 ”
“虽然我们自己建的庙不如上界灵验,但也胜过民间百倍。”
“百姓无论信仰哪位神明,都能在一个地点完成所有环节,解决最基本的信仰需求。”
“天师觉得这个主意如何?”
如何?
当然是好极了!
五斗米教这边只是想蹭个便宜,让萧国把神庙设置在边境线上。
却没有往下想。
他们并不认为萧国会爽快答应。
即便答应肯定也各种不爽利。
哪想到,萧国皇帝如此开明。
“北国皇帝如此大方,我们也不好太小家子气。这样吧,我们双方二一添作五,一起出人、出钱。”
“在边境上兴修水利、开垦农田、治理荒山、播育良种。”
“所有收获,双方共同分享,如何?”
南北双方漫长的边境线上,因为历史原因,基本都是荒芜地带。
土地很肥,气候很好,可是没人耕种,甚至都没人敢居住。
萧国和五斗米联盟还要在这里建立军营,驻扎军队。
每年花费的军粮、军饷,不计其数。
可是又不能节省这笔钱。
谁也不知道对方会不会突然脑子抽筋,派兵过来打自己。
现在倒是一个契机。
把边境线交给神明,交给人皇。
对方就是再脑子被驴踢了,也不至于派兵跨越众神之地打自己吧?
就算他们君主敢,底下的士兵也敢吗?
就算他们真敢,众神也不会坐着不管吧?
如果众神都不管,那只能说,天要亡自己,再挣扎也是徒劳。
五斗米教这边也是同样的心思。
一来可以合理撤兵,节省军费开支,将军队投入到生产中。
二来可以开发边境线上一百八十里范围的荒地。
三来也是对人皇,对众神的尊敬。
“我觉得可行!”
听到对方答应,萧国皇帝立刻举杯。
“哈哈哈,那,咱们一言为定!”
碰杯之后,双方的谈判人员立刻开窍了一样。
围绕“退避三舍”开始做文章。
最终结果还没谈妥,双方就开始派人选择神庙的位置。
其实这也不难。
边境线上双方驻军数百年。
这么多军队整天闲的没鸟事,只能上山逮兔子,下河摸鱼。
哪个地方有几座山头,山头上有多少树,全都侦查得一清二楚。
现在,双方把军用地图调集过来,互通有无。
“此地河湖众多,大泽绵延千里,正好可以请河神坐镇。”
“此地沃野千里,一马平川,正好可以请土地公坐镇。”
“此地……”
双方在地图上你画一笔,我画一笔。
没多久,就圈出十几个“风水宝地”。
不但因地制宜,还错落有致的分布在边境线上。
然后就是围绕细节,进行最后的修改。
最终,除了城隍庙、女娲娘娘庙是放在自家国都,其他都放在了边境。
约定完双方出资、出人的细节,双方史官开始记录,然后交换国书。
礼官开始焚香祈祷,将本次会盟的内容禀告天地鬼神。
姜国……
岳川感觉耳边一阵痒痒。
仔细听了一下,很快就明白了前因后果。
“萧国和五斗米教倒也识大体,竟然弄出一个‘退避三舍’的方案,此举倒是可以留下一段佳话,名垂青史。”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