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替补席的波波维奇,显得很愤怒。
说了战术后,都是咆哮着,让球员提升竞技状态。
重新上场后,马刺又重新换回了全首发。
至于森林狼则是没有什么变化,依然还在进行着掐表轮换。
扬尼斯-阿德托昆博正好在场上,本场比赛他虽然没有在进攻端成为森林狼的进攻大核心。
但是通过掩护,防守,组织这些方面扬尼斯-阿德托昆博本场打出来的效果还是正面影响力。
本来以为,扬尼斯-阿德托昆博和邓肯的这一组对位,会是一场教育对局。
邓肯会对扬尼斯-阿德托昆博说,未来是你的,但现在是我的。
可是在赛前媒体模拟的邓肯对扬尼斯-阿德托昆博的教育对局没有出现,反而从整体对球队的贡献度来看,扬尼斯-阿德托昆博一点都不输给邓肯。
波波维奇的改变,也没有用。
马刺的进攻能力一直都是这样,在邓肯和帕克这两个本来优势点,无法攻坚森林狼的情况下。
依靠整体的马刺,森林狼是对得上的。
马刺的进攻很整体,但森林狼的防守更整体,全队上下没有一个点是防守弱点。
而且不仅仅是单防,协防反而是森林狼更擅长的。
扬尼斯-阿德托昆博,科温顿,伊巴卡这三人都是协防高手。
两人在内线扫荡,科温顿则是负责在外线补漏。
当他们三人在场的时候,森林狼的防守体系就不会差。
在这三人顶级协防下,巴特勒和伊戈达拉贝弗利也是一流的协防。
洛尔邓和约什则是单防能力出色。
非要说有个差点意思的,就是米德尔顿,但他的防守也是二流和一流之间想点名打他也是不太划算的举动。
反正只要比分拉不开,苏晨就不做主动调整。
就和马刺这么耗着。
半场结束。
马刺39:38森林狼。
这场双方的防守,都到了一个极致。
当看到这个比分的时候,现场的马刺球迷,都有一种十分迷茫的感觉。
马刺现在的进攻其实不算弱,特别是在这个赛季规则变动后,马刺破百比分的局非常多。
这样纯粹的防守大战,就别说小球时代了,就算是前两三个赛季都不是这样。
这都是十年前的防守大战才会出现的场景了。
两边教练的表情也是挺有意思的。
苏晨对于这个比分似乎很满意,还在拍手鼓励球员。
而另一边的波波维奇,则是非常愤怒的样子,对着球员不断的咆哮。
这当然是有原因的。
苏晨这一场,就主打一个熬老头战术。
森林狼整体更年轻,就和马刺跑着防守。
别看森林狼不断的轮换防守,球员在场上跑得很累,但同样拉长攻防时间对于马刺消耗一样也挺大的。
只是作为进攻方,马刺的进攻要稍微消耗小一点,但也小不了太多。
毕竟马刺是团队进攻战术,整个团队都要配合起来,同样需要极高的专注度才能保持不失误。
其中就有因为森林狼太过于高强度的防守,让马刺不注意的情况下,造成了马刺的失误。
马刺的核心成员年龄都很大了,森林狼则是一帮年轻人。
哪怕是洛尔邓,伊戈达拉这样的球员,也是生涯壮年。
森林狼消耗大一点,可是体能储备依然要比马刺强,马刺这帮老头这样和森林狼拼防守去熬其实是很吃亏的。
波波维奇当然也是看出苏晨的熬老头战术了,所以波波维奇这个时候,其实就已经有些急了。
中场休息的时候,波波维奇也是重新布置了进攻战术。
但是最重要的防守战术却没有太大的变动。
马刺已经习惯了这样的防守体系,对于内线和三分保护程度能做他们能做的极致。
中距离这个地方,一直都是马刺放给对手去投的。
波波维奇看了出来,但是也没有打算去改。
一来马刺放弃最擅长的防守方式去采取一个不熟悉的防守策略,这对于马刺来说,会有很多不习惯。
不习惯就会造成防守失误的产生,波波维奇还是想要稳稳的赢森林狼,而不是采取一些极端的方式。
二来波波维奇也知道,森林狼其实也不是真的很擅长中投,无非也就是苏晨为了让马刺改变防守策略采取的进攻方案。
在上一轮系列赛面对勇士的时候,森林狼就已经展现了,他们是一支擅长冲击内线的球队。
不仅仅是两个年轻的核心球员去冲,其他的配角型球员,面对不是那么强的防守也是可以冲的。
马刺和勇士其实有一样的弱点。
那就是后卫线,禁不起森林狼的锋线大队轮流去冲内线。
帕克和格林的组合,格林还好点,帕克是真对不上森林狼的锋线。
马刺有良好的内线防守的实力,所以波波维奇其实不怕森林狼用上一轮那种五外拉开,轮流冲内线的方式。
那一旦马刺切换了自己的防守模式,去中距离布置了防守,那么就给森林狼五外拉开冲内线的方式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