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纷纷点头觉得有理。
随着天越来越黑,县衙的人陆陆续续离去,随后县衙大门都关上了。
于谦建议道:“大家伙,看样子今天这知县大人怕是回不来了,我们赶紧找客栈投宿去吧,否则晚了怕是要露宿街头了。”
众人纷纷同意,随后找了几家靠的比较近的客栈投宿,并约定明日在县衙门口集合。
也不贵,一间房子一晚上只要几十个铜板即可。
第二天一大早。
大家起床之后,就在这县城里面吃了些早点,在县衙门口集合,询问之后,知道知县大人还没回来,便继续等待。
他们哪里知道,就在他们苦苦等待之际,那个心中的好官,知县大人正在里面好吃好喝,还有几个夫人陪伴,整日不是打吊牌,就是睡美人.
很快,又到了中午。
于谦跟几个秀才轮班出来吃饭。
“这面条味道不错啊。”
秀才刘全一边吃着锅盖面,一边笑着说道。
能来这里当舍区长的,大部分都是北方学子,比较喜欢吃面食,因为南方的学子大多在国考都考的名列前茅,留在了京城。
“这面味道的确不错。”
于谦也点了点头。
众人有一茬没一茬的聊着,其实内心都比较着急,大家都想早点走马上任开始干正事。
“这样等下去也不是个办法,国师大人说过时间就是金钱,不能干等,我们也要开始做点事情了。”
一边吃着,于谦一边拍了拍桌子说道,“这样,等下大家集合商量一下,留下几人等待即可,其他人就在客栈等待,另外大家聚在一起,琢磨一下村企业的事情,如何?”
这个建议,大家都比较赞成。
随后,回了县衙门前,于谦就提出此事,大家都纷纷赞成。
于谦就安排,五十人进行了五组,半天为一轮。
只留下一组十人等待。
其余人等各自回客栈,组成小组进行讨论。
就如此。
于谦一帮人回了客栈。
在房间中,跟自己组的一组九人,展开讨论。
“各位同僚,你说咱们成立舍区后,该在南京这边做什么村企业比较好啊?各抒己见。”
于谦开了个头说道:“我觉得可以根据各自负责的村子人口数,而决定村企业的大小,量力而行。而且南北有差异,在北平有些创业项目,在南京不一定适合,也要根据情况调整。”
“我心中早就有想法了,我先说吧。”
刘全拍了拍胸脯,道:“昨天我在一家饭馆就发现,这酒楼来往的客人,喜欢吃鸭子,特别是那盐水鸭,我昨日吃了一盘,味道不错。这江南水乡,搞养殖应该不错,我是打算带领村民们搞养殖业,就养鸭子。这鸭子肉能卖给市集,供给酒楼,鸭蛋能制成咸鸭蛋和皮蛋,鸭子的羽毛可以卖给北平的羽绒服厂,一身都是宝,定然致富。大规模饲养,能将鸭子的价格打下来。”
于谦点了点头:“不错不错,养殖业是个好项目,配合北平的规模养殖方法和好的鸭种,带村民过好日子没问题。不过刘兄,养殖之前,记得去北平请个养鸭的熟手过来指点。”
刘全笑着拱手:“谢于谦兄提醒,我记住了。”
“哈哈,刘兄负责将鸭子的价格打下来,那我就负责将鸡蛋和鸡肉的价格打下来。”
另外一名秀才笑道:“我打算带村民养鸡,养鸡不分南北,无论何地都有人吃鸡,特别是鸡蛋,那可是每日都要消耗的,产量上来,价格就下去了,让南京城的百姓们天天都吃得起鸡蛋。”
此言一出,大家都是纷纷鼓掌赞成。
别说在古代了,在未来,批量养殖出现之前,鸡蛋都不是个便宜货,只有偶尔才能吃一吃的。
百姓家里鸡孵的蛋大多数都舍不得吃,而是拿去市集换钱。
一个秀才道:“我听说我那个村的村民比较少,就五十来人,就不搞大规模的了。我打算搞大棚种植蘑菇,就是咱们上次在北平参观的那个蘑菇作坊,一个棚能产四千棒的蘑菇,先带着村民们脱贫,然后发展人口,让大家有钱了,多娶媳妇,多生崽。”
此言一出,大家都是哈哈大笑。
没啥问题,发展人口也是国师说过的话,算政绩,有人才有一切嘛。
随后,大家都热烈的开展讨论。
都是根据自己的管辖村人口作打算。
创业项目也是千奇百怪,但大体都是农业创业项目,也符合了朱元璋所言的农业为本。
除了养鸡养鸭等常规项目之外,还有稻田养虾、竹编工艺作坊、大棚种植经济作物、种草莓、种茶树、豆制品加工厂、辣椒加工、食用油、米酒、腌制产品等等。
大家也根本不担心会亏本,因为国师说过,他会主动刺激经济,放水进来,让他们放心大胆的干,到时候消费就会滚动起来,北平就是成功的案例。
“嗯不错,这个可以.嗯.”
于谦将每一个人的想法都纪录在纸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