呜呜呜——
一声声汽笛声响起,是火车到站了。
朱棣等人此刻刚好到了火车站。
“什么声音??”
朱棣弹出脑袋四处观望,随后看到一间大屋子,上面写着火车站-固安站。
朱高煦笑着招手道:“老爷子,下马车吧,马车太慢了,让你见识见识蒸汽火车。”
“蒸汽火车?”
朱棣下了马车,问道:“何为蒸汽火车?”
“哎,去了您就知道了。”
朱高煦懒得解释,拉着朱棣往火车站走,其他几人跟在身后。
等几人走到火车站门口,百姓们看到李逍都沸腾了。
“是李青天大人!”
刚走过来,就有不少百姓看到李逍,纷纷激动的喊着,随后一同躬身道:“见过李青天。”
李逍笑着摆摆手到招呼:“百姓们好。”
所有百姓拱手:“李青天大人辛苦了。”
李逍摆摆手:“不辛苦。”
百姓们纷纷自觉的让出一条道路,让李逍等人畅通无阻的走进去。
“看不出,你在当地威望还挺高啊。”朱棣笑道。
“小威望,小威望而已。也就是为民做主罢了。”李逍嘿嘿笑着。
李逍亲临,那些火车站的人都是毕恭毕敬的,直接走的贵宾通道,提前进入火车站。
到了火车站铁轨附近,大铁疙瘩出现在朱棣的面前。
朱棣看到火车后,麻了!
彻底麻了!
如果是那艘大船他还能够理解,这火车他根本无法理解。
已经超出了认知范围之外了。
“此乃火车???”
朱棣大惊道:“这么大的铁疙瘩,怎么动起来的?”
朱棣和朱高燧就跟刘姥姥进大庄园一样,不停走动,盯着这火车左右观看,不停地咂舌。
不等李逍开口,朱高煦就解释道:“老爷子,您这就孤陋寡闻了吧,孩儿给你解释解释,烧水的时候,水蒸气会将盖子给推开,这就是蒸汽火车能动起来的原理。”
其实朱高煦自己也不懂,是李逍说的,他只不过是转述一遍。
“原来如此.”
朱棣也没听太懂,不过还是不懂装懂了一把。
“这火车,能开到南京去么?”朱棣问道。
“当然可以.”李逍道:“不过要将铁路修到南京,很是需要花费时间。”
“好,好啊!”
朱棣大喜:“只需要将铁路修到哪里,火车就能开到哪里是吧?那若是全国上下铺满铁路,孤是想去哪里,岂不是很快就能到达?”
李逍点头:“岳父大人英明,就是如此。”
“简直是神迹!”
朱棣大喜道:“李逍,孤回去就下圣旨,你得将这铁路修到全国各地去,先修南京那条路。”
朱棣想着,若是这样,运送粮食和辎重就更方便了。
李逍诉苦道:“岳父大人,这要求.你知道的,这铁轨花费银两不少的,不可能用一府之地的财政收入,来供养全国吧?”
朱棣笑道:“那自然不会,你就说这铁轨修到全国,需要花费多少银两,朝廷来开支就好。”
“好的。”
李逍盘算了一番,掰了掰手指道:“如果是铺满全国的话,差不多二万万两白银。”
李逍这还是往保守里算,其实以现在的钢铁产量,铺满全国是不可能的了
闻言,朱棣差点晕了过去,“二万亿两???你在开玩笑吧?全国的税收也才三千万两白银啊。”
“岳父大人,小婿不可能跟您开玩笑啊,您先上车,小婿给你仔细算算。”
说着,李逍就把朱棣请上了火车,天字一号车厢。
上了车,李逍给朱棣仔细算了一下,的确需要这么多银两,这种铁路,十年修一道就不错了,铺满全国很难,非常难。
“这么多钱,怎么可能凑得出啊?”朱棣无奈。
李逍笑道:“其实,让其慢慢发展就好了,这制造火车和铁轨的是国企,他能够自己产生盈利,赚取的银子自己发展,都不需要小婿去怎么管理”
“国企.”朱棣又听到一个他听不懂的词语。
不过他今天接受的信息太多,有些无法继续接受信息了。
于是乎,朱棣自顾自的起身,朝着其他车厢走去,去查探查探,朱高燧见状也跟了过去。
“知府大人,天字一号贵宾不久前来了。”
这时,车里的伙计找到李逍,偷偷的说道。
“啥?来了?”李逍微微一惊,小声问道:“来了多久,可有坐火车离开?”
“来了有四个月了,没有坐火车离开。”伙计道。
“好了,明白了。”
李逍点点头,“退下吧。”
他心中开始盘算,这朱元璋来了四个月,朝廷都没什么动静,看来,朱元璋调查民情已经知道了自己的良苦用心了。
问题不大
很快火车启动。
朱棣和朱高燧又是一阵震撼。
半个时辰后,到达北平。
下了火车,朱棣整个人兴奋地不行。
“日行千里,这代表着以后各种情报传递都非常快!”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