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
沉睡了一夜的集庆城慢慢苏醒,街道上渐渐人来人往,挑肩的货郎往来吆喝,热腾腾的早饭纷纷出锅……
昨天集庆府的吵闹持续到深夜,开始时只有杨宪和汪广洋自告奋勇,争夺报纸的归属权,后来李善长、宋濂等人也直接下场争抢。
文人言辞如刀,你争我夺,各个人理由不一,听起来却有皆有道理,最后弄得沈铭一阵头大。
但出于考虑到未来集庆官学的兴建,报纸一事还是交由了宋濂、高启等人负责。
合格的领袖从来勤奋,优秀的领袖从来拼命的勤奋。
晨光微熹,沈铭洗漱完毕,便开始了一天的工作,面对着堆成小山的政务,心中免不了哀叹欲绝。
即使前世常常备受吐槽996工作,也比不上现在的工作繁重。
“或许这就是传说中的欲戴王冠,必承其重!?”
沈铭自嘲一声,埋头于书案中。
白马过隙,光阴流转,转眼间已是日上高空。
“嘎吱”一声,书房的门被人推开,一抹翠绿的阿碧走了进来。
沈铭放下手中笔,伸伸懒腰,抬头望了一眼,并未说话。
往日里,阿碧忙完府中的事情,常常会来书房做些端茶倒水,研墨的事情,对此,沈铭也早已习惯。
“公子,刚才陶家的人送来一份请柬,说是过些日子他家老太爷七十大寿。”
阿碧边走边说,走到沈铭身边将手中一份请柬放到桌上。
沈铭望着桌上红色的请柬,想了片刻,还是将其拿起,看了看。
集庆陶家,城中大户世家,世世代代行商,生意做得极大,几乎遍布整个大元境内的茶楼客栈,除此之外,还是集庆城中的大盐商。
若是一般毫无背影的商人拥有着如此惊人的财富,早就沦为政府钱袋,而昔日陶家之所以能在大元境内畅通无阻,皆是因为陶家每年都会为大元朝廷贡献大量战船。
沈铭记得,最初率领军队攻占集庆的时候,曾经还为战船一事苦恼不已。
那时,陶家等城中的一干世家,皆不看好沈铭,拒绝提供战船。
为了此事,沈铭曾想过直接抄了这些世家,杀鸡取卵,可就在这时,沈万三投资了沈铭,不仅带来了大量战船,还带了不少造船的工匠。
当沈万三投资沈铭的消息遍布集庆,陶家等一干世家丧失了与沈铭谈判的本钱,彻底怕了,没过几天,城中陶家亲自牵头,提供战船等物资。
商人从来追逐利益,沈铭自然懂得这个道理,所以城中一干世家低头之后,沈铭倒也并未追究这些人的罪责。
看了没一会,沈铭合上大红请柬,神情玩味。
显然,陶家这份请柬不过是走个过场,也并不认为沈铭会去参加宴会。
“陶家老太爷倒是个聪明人!”
沈铭感慨一声,重新将请柬放回桌上。
“公子,为何会这么说?”
阿碧有些不明白,怎么人家老太爷好好过办个生辰宴会就是个聪明人了?
这么算来,城中举办生辰宴的岂不都是聪明了。
沈铭看了她一眼,知道她想错了,无奈道:“我并非说举办生辰宴收礼的是聪明人,我的意思是陶家老太爷给我送请柬,还不算太蠢。”
阿碧白了他一眼,“合着人家请你就是聪明了,不请你就是蠢货了?”
沈铭闻言,得意道:“那可不?”
“我去不去是一回事,但是请不请我又是另一回事。你想啊,如今城中可是我说了算,他要是不把请柬发给我,我要是个小心眼的,必然会因此怪罪陶家,
可他给我们发了请柬,这样一来,至少面子上给足了我们,而最后我们去不去人家也并不在乎。他们只是不想得罪我罢了。”
“呵,生意人,和气生财嘛!”
阿碧想了想,觉得自家公子分析的有道理,颔首问道:“那公子会去吗?”
沈铭呵呵一笑,笑道:“去,当然要去了,为什么不去?我不仅要去,我还要大张旗鼓的去。”
闻言,阿碧又有些不明白了,明明两人素来并无交情,为何还要大张旗鼓的赴宴?
男人之间的来往真是奇怪。
只是这次沈铭倒是并未跟她详细解释原因,没头没尾地问道:“阿碧,你的生辰是什么时候?”
阿碧对于这突如其来的转折,微微错愕,但随后还是摇了摇头道:“公子,我的生辰早就过了。”
说完,想到些什么,又补充道:“不仅仅是我,阿朱姐和芷若小姐的生辰也都已经过了。”
闻言,沈铭心中感到有些惭愧,几人都在一起过了年了,自己竟然从未问过几人生辰。
旋即,又突然想到自己上一次过生辰还是在前世,也就释然了。
这里并不比前世,前世许多人过个生日,呼朋唤友,一堆人唱着生日歌,吃喝玩乐开开心心。
而这儿,大多数人别说生日宴会,就连能够活下来已经是上天恩赐,凡有能力举办生日宴的,无一不是豪族世家。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